“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多次回過汶川。在黨中央和政府關懷下,在兄弟省市的支持下,汶川的城鎮建設和交通設施的改善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曾有人說:大地震后的重建,使汶川城鎮現代化建設至少提前了20年。
這話一點不假,單就交通建設而言,早已建成的都(都江堰)汶(汶川)高速,不僅使汶川至成都的行旅大為便捷,而即將通車的汶(汶川)馬(馬爾康)高速使汶川連接州府的路途更為順暢。
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高速未通之前,由于地質災害常年頻發,處于青藏高原東面崇山峽谷地帶的汶川,遭遇泥石流、飛石、洪水沖毀路基等等事故不一而足,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不便,甚而威脅到人們的出行安全。
就是在這種極端環境下,我看見汶川人的追求和憧憬依舊如花綻放般燦爛美好。
我曾去若爾蓋旅行,導游正是汶川的一位羌族小伙兒。他告訴我,大地震時,他才10歲,房屋被震垮了,好在父母和他均平安。災后,政府重新為他們規劃修建了新房。他從省旅游學校畢業后,當了導游,雖然辛苦些,但收入不錯。小伙兒渾身上下充滿了朝氣,令我們贊嘆和欣慰。
回程時路過映秀附近他家門口,趁著大家上洗手間之機,我看見他簇新的房屋旁,一大片土里黃花開得正盛,他告訴我,黃花色澤特別耐看,討人喜歡,關鍵還是一種可口的食材,經濟價值不可小看。小伙兒告訴我,他近年常跑阿壩州至瀘州這條旅游線,而黃花收獲后,無論是賣鮮花還是干貨,一年足有近萬元的收入。居家種黃花做生意,主要是父母親打理。他現在就是努力掙錢,討媳婦安家。
我為小伙的真誠和憧憬祝福,更祝愿他夢想成真。
離映秀不遠的綿虒鎮,史載為大禹故里。當年大禹治水,數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這種為天下百姓福祉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激勵著當下汶川人的拼搏奮斗,激勵著他們向著未來更加勤勞付出。
我曾在汶川縣城拜訪過藏族朋友詞作家曲爾登的新家,也是大地震后國家出資為他們這些受災百姓修建的,在寬敞明亮的新居,他發自內心的創作,大多數作品充滿了對黨和人民以及社會的感恩。在陽臺上10多盆花卉花期正盛,百合、玫瑰、石榴等次第綻放,這些花卉大部分屬于周圍群山,曲爾登把它們挖來栽在花盆里,放在陽臺上,一是可以聞得著山野的芬芳,二是在花期正盛的時候,常常讓他眼睛明亮,靈感充盈。感恩,不僅是當你遇到了天大的災難,別人幫助過你,你還應有對故鄉山水草木的愛。這是曲爾登的信念,也是他創作的源泉。
我通過羌族詩人雷子,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叫“櫻桃小丸子”的果農農莊莊園主,她在汶川自己的土地上栽種了大面積的櫻桃樹、蘋果樹、李子樹等經濟作物,她告訴我,每到春天,這些作物的花朵開滿了河谷、山坡,它們不僅僅是一幅幅讓人贊嘆的山水畫,更是一棵棵當地人的希望之樹、致富之樹。每到夏秋之季,當果實成熟,他們盼望了一年的收成、他們一年艱辛勞作的付出,便有了美好的回饋。
我曾通過網絡快遞郵購過她家的櫻桃,當我收到產品品嘗后,感覺沁甜的櫻桃,讓我內心充滿了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也因此知道,經歷過生死的汶川人對生命的尊重、對生活的熱愛更加深邃和明了,他們以栽種各類花卉的方式,無論是觀賞類型還是食用類型,都加以精心護理和關注祈盼,傳遞他們對生活和未來的祝福與追尋。
(楊雪 四川省瀘州市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
上一篇:侯志明《成都的雨》
下一篇:孔帆升《活著活著就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