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最早的樸素唯物主義學派。公元前6世紀產生于伊奧尼亞的米利都城(位于小亞細亞西岸),因而得名。創始人是泰勒斯(約前624-前547年),主要代表人物還有阿那克西曼德(約前610-前546年)、阿那克西米尼(約前588-前525年)。他們都是奴隸主民主派的思想代表,既是政治家,又是哲學家、科學家。據古代文獻記載:泰勒斯提出小熊星是航海的可靠指針,利用幾何學測量過海上船只的距離和金字塔的高度;阿那克西曼德發明了日晷的指針,繪制了第一張希臘的地圖,制造了天體模型;阿那克西米尼認為地球是圓形的等等。
米利都學派探索的中心問題是關于世界的物質本原問題,并用它來解釋萬物的產生和變化。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把某種具體形態的感性物質看作是世界萬物的本原。泰勒斯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水,萬物皆由水產生,又復歸于水。阿那克西曼德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無限者”,即某種混沌無固定形態、無始無終的物質。“無限者”永恒運動,分離出冷和熱、濕和干等對立物。萬物從無限中產生出來,又復歸于無限。阿那克西米尼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空氣。空氣的凝聚化和稀薄化而產生萬物。他們第一次提出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自發辯證法的思想,從世界觀上為奴隸主民主派反對貴族派,為工商業和科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根據。但是,他們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是原始的、不徹底的。有的還帶有“物活論”的傾向,如泰勒斯認為物質具有生命的特性,“磁石有靈魂,因為它吸動鐵”,顯然這是不科學的。米利都學派在公元前494年,因波斯入侵毀滅了米利都城,而不復存在,但其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傳統,被愛非斯城的赫拉克利特繼承和發展。
上一篇:米丁
下一篇:米海洛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