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一名絳,字枚叔,號太炎,浙江余杭人。自幼在外祖父、父親的指導下,學習經學典籍,打下了很好的國學基礎。1890年到杭州,入俞樾主持的詁經精舍研習經史。1895年,康梁發起變法維新運動,在北京、上海成立強學會,章太炎得知后,寄費上海,報名入會。1897年到上海,任《時務報》撰述,宣傳改良思想,從此走出書房,投入愛國救亡運動。戊戌政變后遭通緝,逃到臺灣。1899年到日本,結識了孫中山。這一年編成《訄書》,開始拋棄改良主義思想,曾致函康、梁,勸他們不要效忠清廷。1900年,唐才常發起“張園國會”,章太炎反對既“排滿”又“勤王”的宗旨,當場剪辮,以示與清廷徹底決裂,從此倡言“排滿”不遺余力。1902年春再次逃亡日本,同孫中山討論中國土地、賦稅及革命后的政制、建都等問題,共同設計了“均田法”方案。并與秦力山發起“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號召留學生“雪涕來會,以志亡國”,借紀念明朝滅亡,宣傳反清思想。1903年回上海,在《蘇報》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痛斥康有為?;手髁x謬論,直斥光緒帝為“載湉小丑”,引起極大反響,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政論文章。又為鄒容《革命軍》一書作序,稱之為革命的“義師先聲”。書序相互增輝,風行海內,清廷十分忌恨,將章、鄒逮捕入獄,判為終身監禁,后改為三年徒刑,構成轟動一時的“蘇報案”。1904年,在獄中參與策劃組織光復會。1906年出獄到日本,參加同盟會,任《民報》主編,親自撰文開展與保皇派的大論戰,所寫的文章被魯迅稱贊為“所向披靡,令人神往”。1908年,《民報》被日本政府封禁后,在東京講學,曾舉辦國學講習班,宣講中國古代文化,寓愛國主義教育于其中。并發表《國故論銜》等學術著作,成為著名的“有學問的革命家”。
章太炎由于從小接受封建教育,受狹隘民族主義思想影響,力倡革命排滿,卻或多或少缺乏現代民主主義精神,以為只要推翻了清王朝的民族壓迫,革命就算成功。加之他與孫中山之間,1907年因《民報》經費問題發生爭吵,屢次攻擊孫中山,1910年陶成章在東京成立光復會總部,章出任會長,又公開與同盟會分道揚鑣。武昌起義爆發,同盟會與光復會矛盾更加發展。在組織中央臨時政府問題上,章表示不等孫中山回國就選總理,主張“以功則黃興,以才則宋教仁,以德則汪精衛”,并提出“革命軍興,革命黨消”的消極口號,反對同盟會“以一黨組織政府”。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正式宣布脫離同盟會,1912年1月3日在上海另組中華民國聯合會,自任會長,3月改為統一黨,成為官僚、政客和立憲派的大雜燴。袁世凱竊國后,任東三省籌邊使。宋案發生,托詞南下,策動討袁。至北京被袁軟禁,誘以高官厚祿,章嚴正拒絕,幾次逃跑,均未成功,便以袁親授二級大勛章為扇墜,到總統府門前大罵袁世凱。1917年又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五四運動后,漸入頹唐,反對新文化運動,反對孫中山三大政策及國共合作。晚年在蘇州主持章氏國學講習所。九一八后曾表示擁護抗戰,反對蔣介石鎮壓學生愛國運動。1936年病逝。其著作輯有《章氏叢書》、《章太炎最近文集》及新近出版的《章太炎全集》等??蓞⒖葱茉轮骸墩绿住?。
上一篇:章學誠與《文史通義》
下一篇:章炳麟的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