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這部作品是作家受普希金啟發而構思的。第一部于一八四二年五月問世。小說情節圍繞一個五等文官乞乞科夫走訪地主莊園收買“死魂靈”的活動展開。開卷作家寫乞乞科夫來到N市,詭密地向地主們廉價收買那些已經死去但尚未向法律部門注銷的農奴。他的目的是占有這些“死魂靈”之后,以移民作借口,向沙皇政府申請開拓南俄無主荒地;土地到手后,或高值轉賣,或到救濟局抵押,作巨額詐騙買賣。當他回城辦理法律手續時,一個地主揭穿了他的秘密,并散布流言說他假造鈔票,是個騙錢拐人的大騙子,引起N市一片混亂,為此檢事受驚死去。乞乞科夫發覺大事不妙,倉惶逃去。小說(第一部)有三個敘事中心,圍繞買“死魂靈”又渾然一體。作家通過乞乞科夫與不同的地主接觸和與官僚界、社交界的交往,表現了沙俄社會的全部黑暗現實。在作家筆下塑造了五個地主典型。瑪尼洛夫是個徹頭徹尾的寄生蟲典型,他是腐朽的俄國農奴制的產物。他對農奴殘忍,對事業無能,思想上又十分愚鈍,對本階級盲目信賴,是個麻木的、飽食終日,行將入墓的非驢非馬的家伙。科羅皤契加則是一個愚昧無知的女地主,她膽小怕事,又貪戀錢財,妄圖用愚笨的手段守住小小的安樂窩。梭巴開維支則是一個外表象“一頭中等大小的熊”行動莽撞,保守、頑固、兇殘而又巧于心計的地主。他全家的一切都帶有騷動不安的特點。羅士特萊夫則是一個流氓無賴式的地主形象。他每天都靠撒謊、耍賴、斗毆過日子。潑留希金則是一個貪婪得失去人性,殘酷、僵死的地主的典型。在他的生活里,除了發瘋地聚斂財富之外,已經一無所知。為達這一目的,他喪心病狂地使農奴慘死,使親人遠離,自己也甘愿過乞丐式的生活,甚至還去偷竊他的農奴的東西。腐朽的農奴制使他變得智能十分低下,只有一口氣,以變態心理進行積累的一個低下動物。乞乞科夫則是一個從小地主、小官吏的新興資產者營壘鉆營的典型。他從小詐騙有術,巧于心計,在官場混跡多年,對俄國社會的人情世故更為精通。他以極大的野心和胃口搞投機買賣,瘋狂地聚斂財富。他多謀、善變,以金錢為軸心,是個心黑手狠的家伙。這部作品通過廣闊的社會畫面,揭示了俄國地主階級的衰敗和新興資產者的崛起。對沙皇官場進行了尖刻的嘲諷,也暗示了人民的憤怒與反抗。社會諷刺性是小說的重要藝術特點。通過作家夸張性的描寫,產生強烈的喜劇性效果,收到巨大的暴露作用。小說具有果戈理特點的“含淚的笑”,人物塑造高度典型化。作家曾創作《死魂靈》第二部,企圖塑造一批理想的地主和官僚形象,但沒有成功。他曾兩度燒毀沒有完成的書稿。
上一篇:武昌起義
下一篇:殷夫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