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奧地利政治家、外交家,曾任外交大臣和首相,神圣同盟的組織者之一。1773年5月15日出生于德意志西部的科布倫茨。1789年進入培養(yǎng)外交官和圣職人員的學府斯特拉斯堡大學。后又轉入美因茲大學。1792年10月,法軍占領美因茲后,懼怕革命的梅特涅在時局動亂中,逃往英國。1801年回國,被奧皇派往德累斯頓充當?shù)蹏恚?803年調回柏林。1806年出任駐法國大使,開始走到政治舞臺的前沿。在巴黎以出眾的才能和機敏的手腕,取得拿破侖的賞識。他認真研究了拿破侖的性格和政策,多次向奧皇奏明:拿破侖正在策劃滅亡奧地利,建議政府加強戰(zhàn)備。1809年7月,奧皇委任他為外相。從這時起,梅特涅主持外交事務近四十年之久。在1809-1813年間,梅特涅采取了隨機應變的政策。在梅特涅的策劃下,奧皇把女兒瑪麗·路易絲嫁給了拿破侖。這個政治的聯(lián)姻,使哈布斯堡王朝得以茍安于一時。他在法、俄之間左右逢迎,于1812年參加對俄戰(zhàn)爭,1813年8月又向法國宣戰(zhàn)。1814年拿破侖帝國被推翻后,梅特涅進行了頻繁的外交活動,力爭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作為會議地點;梅特涅成為維也納國際會議的實際主持人。他費盡心機,耍弄手腕,為奧地利爭得了許多利益,組成了以維也納為軸心的體系,成為神圣同盟的主宰(自稱“國際首相”)。1821年5月,梅特涅又晉升為奧地利首相兼宮庭大臣和國務大臣。他對內實行殘酷壓迫,千方百計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對外多次召開神圣同盟會議,鎮(zhèn)壓歐洲各國革命運動。這些政策引起了被壓迫民族(匈牙利人、捷克人、羅馬尼亞人)和被壓迫階級(工人、農民和資產階級)的強烈反抗。特別是1830年之后,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使他感到“舊歐洲的末日正開始來臨”。1835年3月,寵愛他的奧皇弗蘭斯西死去,梅特涅政府這架機器開始運轉失靈了。1848年3月維也納革命爆發(fā)。梅特涅為形勢所迫宣布辭職,化裝逃出維也納,遷居倫敦。這個自吹為撲滅革命之火的消防隊長,卻在革命之火燒到腳下時逃之天天了。1851年9月,這個飄泊在外的老人被獲準回國,居住在倫韋格的“隆冬別墅”。老態(tài)龍鐘的梅特涅在孤獨和寂寞中渡過了晚年。1859年6月11日中午,離開人間。
上一篇:梅特林克與《青鳥》
下一篇:梅里美與《嘉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