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軍事著作,寫于1938年5月,編入《毛澤東選集》第2卷。
抗日戰爭初期,在王明投降主義路線影響下,黨內外有許多人輕視我黨領導的游擊戰爭,把希望寄托在正規戰爭、特別是國民黨軍隊的作戰上面。毛澤東著文批駁了這種觀點,闡述了發展抗日游擊戰爭的正確路線。文章首先具體分析了抗日戰爭的特點,說明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文中指出,抗日戰爭中,正規戰爭是主要的,游擊戰爭是輔助的。但在中國特定環境下,抗日游擊戰爭便從戰術范圍跑了出來,向戰略敲門,要求把它放在戰略地位加以考察。游擊戰的戰略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輔助正規戰,二是把自己也變為正規戰。強調發展游擊戰爭必須依靠人民群眾,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這是區別于一切流寇主義的基本點。文章從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這個戰爭的基本原則出發,具體闡述了抗日游擊戰爭的六個戰略問題,即(一)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御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二)和正規戰爭相配合;(三)建立根據地;(四)游擊戰爭的戰略防御和戰略進攻;(五)向運動戰發展;(六》指揮關系。文中指出:這六項戰略綱領,“是達到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配合正規戰爭,爭取最后勝利的必要途徑。”
這部著作關于抗日游擊戰爭的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的重大發展,也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光輝運用和發揮。它的發表不但從軍事路線上而且從思想方法上武裝了黨和軍隊,鼓舞和堅定了全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最后勝利的勇氣和信心。
上一篇:抗日戰爭
下一篇:護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