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用筆記體裁編寫的志怪小說集。著者東晉干寶(生卒年不詳),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縣)人,博學多才,好陰陽術數,初為著作郎,累官至散騎常侍。曾著《晉紀》二十卷(已佚),時稱“良史”。《搜神記》有中華書局1979年9月出版本。《搜神記》的一部分內容記神鬼妖怪,談巫術、卜筮,宣揚封建迷信思想,這是本書的糟粕。另一部分是富有現實精神,帶有神異色彩的民間傳說和世俗故事,這是本書精華所在。干將莫邪的故事,反映了階級社會里兩個對立階級之間的尖銳矛盾,生動表現了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的頑強斗爭精神。東海孝婦周青的故事,為人民喊冤叫屈,強烈抨擊了統治者濫殺無辜的罪行。韓憑夫婦的故事暴露了統治者荒淫殘暴的本性,熱情歌頌了人民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李季斬蛇的故事實際上熱情歌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奮不顧身、機智勇敢、為民除害的英雄行為。吳王小女的故事贊美了真摯純潔的愛情,也控訴了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惡。這些故事大都通過想象的奇異情節,表現了生活中的斗爭和人民的理想愿望。《搜神記》已初具小說格局,總的說來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語言簡樸。一些好的作品結構完整,情節曲折,能通過細節的描繪展示人物性格,主要人物形象鮮明,并具有積極浪漫主義的色彩。《搜神記》代表了六朝志怪小說的最高成就。同其它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一樣,對后代文學藝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唐宋及以后的一些小說、戲曲等,即是根據本書中的一些故事提供的若干材料發展而來的。
上一篇:席勒,約·克·弗
下一篇:并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