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藝整風后解放區文學小說方面的代表作,都取材于太行抗日民主根據地的農村的生活斗爭。短篇《小二黑結婚》(1943)是趙樹理的成名作,描寫根據地一對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為爭取婚姻自由,同惡棍金旺、興旺的迫害和家庭的阻撓進行了堅強不屈的斗爭,在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勝利。小說塑造了農村新人小二黑、小芹的形象,歌頌了新社會,揭示了青年農民婚姻的勝利,是對封建惡霸勢力的勝利,是農民中進步力量對封建落后力量的勝利。說明根據地民主改革和建設,不但要打倒封建惡霸勢力,而且要改造農民中封建落后的思想勢力。
中篇《李有才板話》(1943)正面描寫了抗日民主根據地初建時期圍繞減租減息和改造村政權展開的微妙而激烈的斗爭。閻家山雖然成了抗日民主根據地,實際仍是地主閻恒元的天下,并騙得“模范村”的稱號。他耍盡陰謀權術,暗中操縱村政權,破壞選舉和減租減息,妄圖繼續維護他的統治,以李有才為代表的貧苦農民,同閻恒元進行了斗爭。這里有“小字輩”的小明、小順、小保等,他們積極勇敢而缺少經驗,其中小元因閻恒元施放糖衣炮彈而蛻化變質;李有才是農民中的“能人”,他頭腦清醒,眼光銳敏,較“小字輩”有社會閱歷和斗爭經驗,以“快板”為斗爭武器,進行揭露和抨擊,愛憎分明,鋒利切實。但是在沒有得到黨的有力領導以前,仍斗不過閻恒元。縣農會主任老楊同志來了以后,深入群眾,察明情況,團結以李有才為代表的“小字輩”的農民,迅速粉碎了閻恒元的陰謀,建立了真正的民主政權,貫徹了減租減息政策,使閻家山發生了根本變化。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特定時期農村階級斗爭形勢,描寫了農民的精神面貌及其在斗爭中的成長,歌頌了黨領導的民主革命斗爭的勝利。兩篇小說吸取了章回小說、說唱文學的藝術方法,開門見山,故事連貫完整,把復雜的斗爭,融合在單純的情節中,脈絡清楚;以敘述為主,在敘述中展開描寫,主要通過人物自身的語言行動刻畫性格;文學語言力求大眾化,選取群眾語匯,照顧群眾的語言習慣,既豐富生活,通俗流暢,又純凈明朗,幽默機智,讀起來人人能懂,引人入勝。《李有才板話》更直接引進“快板”,使之成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起著刻畫人物,展開情節,推動故事,強化情緒等作用,使小說更生動而富于變化,是一個新穎獨特的創造。
上一篇:封神演義
下一篇:小林多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