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失敗后,中國在帝國主義的壓迫和賣國的北洋軍閥政府統治之下,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社會矛盾一天天激化,中國人民中正醞釀著大的革命風暴。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對中國革命產生了巨大影響,促進了革命運動的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1919年1月,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派代表出席會議,在會上提出希望取消列強在華特權;要求廢除日本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和歸還大戰期間被日本奪去的德國在山東侵占的各種權利,遭到與會帝國主義國家的拒絕?!鞍屠韬蜁鄙现袊饨坏氖。蔀槲逅倪\動爆發的導火線。
五四運動,從1919年5月4日至6月3日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運動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來后,5月4日,北京大專學校學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門前集會,會后示威游行。他們手執寫有“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保我主權”、“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寧為玉碎,勿為瓦全”等口號的旗幟,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即反對“巴黎和會”對中國問題的無理決定,要求北京政府拒絕在“和約”上簽字;要求懲處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交通總長。訂二十一條時任外交次長,是與日本訂二十一條的主要人物)、章宗祥(駐日公使。1918年經手簽訂將山東權利讓給日本的換文)、陸宗輿(幣制局總裁。訂二十一條時任駐日公使)。游行隊伍向東交民巷使館區進發,在東交民巷西口,受到中國巡捕攔阻。學生萬分憤慨,列隊赴東城趙家樓曹汝霖住宅,向賣國賊興師問罪。曹汝霖隱匿。學生火燒曹宅,并痛打在曹家作客的章宗祥。反動軍警出動,逮捕學生三十二人。5月5日,北京??埔陨蠈W校學生舉行總罷課,以示抗議,并繼續從事愛國斗爭。北洋軍閥政府倒行逆施,鎮壓與破壞學生愛國運動,進一步激怒了廣大人民。5月19日,北京大中學校學生舉行聯盟總罷課,成立講演團、國貨維持會、護魯義勇隊,發行日刊等,進行有組織的愛國宣傳等活動。6月3日,北京數百學生走上街頭講演,被軍閥政府逮捕近二百人。4日,學生街頭講演人數倍增,又被捕七百多人。5日,五千多學生涌上街頭,甚至到警察廳門前開展宣傳活動,并隨身攜帶行李及其他生活用具,準備坐牢。
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得到了教職員等社會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援,并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自5月5日起,天津、上海、長沙、廣州、濟南、武漢、南京、成都等地學生,以及國外中國留學生相繼投入愛國運動,愛國熱潮席卷全國。
6月3日至6月28日為運動的第二階段。6月3日北京政府逮捕學生的消息傳到各地,震怒了全國各階層人民,一個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的三罷高潮形成。6月5日,首先上海六七萬工人舉行大罷工,接著,長辛店、唐山、杭州、九江、天津、濟南等地工人或舉行罷工,或開展其他形式的愛國活動。同時,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商人舉行罷市。這時,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工人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學生運動發展為有廣大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愛國人士參加的廣泛的社會革命運動;其范圍擴展到全國二十多省的一百五十多個城市??涨耙幠5母锩榱?,給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以巨大威脅。北京政府被迫于6月5日釋放關押的學生,10日下令罷免曹汝霖的交通總長、章宗祥的駐日公使、陸宗輿的幣制局總裁職務。斗爭在繼續。國內人民和旅居世界各國的華僑、華工、中國留學生,一致強烈反對中國在“巴黎和約”上簽字。28日是“和約”簽字日期,巴黎華工、中國留學生包圍了中國代表寓所,代表不能赴會,中國拒簽“和約”,五四運動直接目標實現。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百年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時,中國共產黨尚未誕生,不具備完全意義上的無產階級領導。但它是在俄國十月革命的號召之下,是在列寧的號召之下發生的,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一批贊成俄國革命的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五四運動中起了領導和骨干作用;六三大罷工中,中國工人階級以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因此,五四運動具有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鍛煉出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為共產黨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詳見彭明著《五四運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上一篇:五卷書
下一篇:五胡十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