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歐洲革命是一次范圍寬廣、影響深遠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十九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不斷興起,尤其是工人階級獨立革命的發動以及科學共產主義的誕生,為這次革命的爆發作了經濟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準備。1848年歐洲革命任務雖在各國存在較大的差異,但總的來說,是消滅封建制度,鏟除封建殘余,推翻異民族壓迫,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掃清道路。
意大利巴勒摩的一月風暴揭開了1848年歐洲革命的序幕,巴黎二月革命吹響了這次大規模革命深入發展的號角。隨后,革命運動席卷整個歐洲大陸,迅速改變了歐洲大陸的政治形勢。無論在法國、德國、奧地利和意大利,還是在匈牙利、波蘭、捷克和羅馬尼亞,革命到處都把舊制度打得落花流水,王冠一個個滾落在地;革命以無限的權威宣布了維也納體系和神圣同盟的徹底破產,也觸動了農奴制俄國的根本利益。
1848年歐洲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都是為了給資本主義進步發展掃清道路。但在這次革命中,由于工農群眾積極參加斗爭,提出了自己的經濟、政治要求,影響了整個革命進程,因此,這次革命的民主性更為深刻和廣泛。1848年歐洲革命,同以往的資產階級革命相比有著自己的歷史特點:首先,當革命爆發時,無產階級已作為爭奪統治權的第三個戰士登上歷史舞臺,他們帶著自己的要求參加革命,并對革命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其次,當歐洲資產階級在領導這次革命的時候,由于懼怕站在它們背后的無產階級,表現得畏首畏尾,妥協動搖,甚至公開同封建勢力相妥協,反對革命;第三,在遭受民族壓迫的國家里,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形成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1848年歐洲各國革命經過艱苦曲折的斗爭,最后都以失敗而告終。造成這次革命失敗的原因,就其共同點來說主要是: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背叛;各國小資產階級民主派的軟弱和妥協;革命未能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未能充分激發農民革命的積極性;國際反動派的反革命武裝干涉和革命人民的孤立無援。
1848年歐洲革命雖然失敗了,但革命無疑是最有權威的東西,它對當代以及后來的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它進一步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在第二帝國時期,法國迅速完成了工業化;在德國,頒布了欽定憲法,走上了君主立憲制的道路,又實施了調整法,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在意大利,北部的撒丁王國走上了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第二,“1848年革命雖然不是社會主義革命,但它畢竟為社會主義革命掃清了道路,為這個革命準備了基礎。”1848年革命的實踐,證明了各種各樣的社會主義學說和五花八門的社會改革方案,都是行不通的空想,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唯一正確的革命學說。馬克思、恩格斯在總結1848年革命經驗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第三,1848年革命最后打垮了神圣同盟和反動的維也納體系,英、俄、法、普、奧五國之間的矛盾已十分尖銳,在許多問題上(尤其是在東方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的斗爭。
上一篇:1848年德國革命
下一篇:1848年法國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