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銅柱的解釋?伏波銅柱的典故與出處
《后漢書·馬援列傳》注引《廣州記》:“(馬)援到交址,立銅柱,為漢之極界也。”《水經注·溫水注》引《林邑記》:“建武十九年,馬援樹兩銅柱于象林南界,與西屠國分漢之南疆也。”后以此典表示將領征戰邊地,奠定疆域。唐·李白《崇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頌》:“燦星辰而增輝,掛文字而不滅,雖漢家金莖,伏波銅柱,擬茲陋矣。”唐·盧照鄰《秋霖賦》:“子卿北海,伏波南川,金河別雁,銅柱辭鳶。”
上一篇:二頃之田的解釋?二頃之田的典故與出處
下一篇:伏青蒲的解釋?伏青蒲的典故與出處
中國詩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國詞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學上最獨特而美好的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詩詞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詩詞之美,止于臻美。品詩文網旨在弘揚中華名族的詩詞文化,傳承我中華文明。
上一篇:二頃之田的解釋?二頃之田的典故與出處
下一篇:伏青蒲的解釋?伏青蒲的典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