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為何最后被車裂
商鞅變法雖取得了成功,但其變法內容觸犯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且對鎮壓奴隸主貴族的反抗采取了暴力的手段,因此積怨很多。
在商鞅變法后,貴族曾派代表去見商鞅,勸其讓位,后又勸他取消殘酷的刑罰,甚至最后對其進行威脅,說他不遵守舊制早晚要失敗。商鞅當然不會受他們的影響,但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處境有多危險,每次出門都帶有保鏢跟從。后來,秦孝公病重,據《戰國策·秦策一》記載,孝公病重時,曾打算把君位讓給商鞅,商鞅婉言謝絕。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駟繼位,史稱秦惠文王。惠文王繼位不久,公子虔便誣告商鞅密謀反叛,惠文王下令將其逮捕,商鞅立即逃亡。結果,商鞅逃跑時沒有人敢幫助他,因為商鞅曾頒布了嚴苛刑罰,對于幫助犯人者要施以重罰。商鞅無處可逃,只得回到自己在秦國的封地商邑,組織人馬抵抗秦軍,終因寡不敵眾被惠文王軍隊抓獲。公元前338年,商鞅被殺,惠文王又殘酷地將其“車裂”,由此可見奴隸主貴族對商鞅的仇恨有多深。
上一篇:商人在古代有什么地位
下一篇:商鞅變法有何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