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美的歷程》
李澤厚著,文物出版社1987年3月初版。這是一部中國美學史研究的專著。它以優美、流暢的文字描述了從藝術起源的遠古時代到清代為止的中華民族審美意識發展的歷史行程。
它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論(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考察藝術現象,進行審美分析,把藝術——審美與整個社會歷史進程有機地統一起來。一方面,深刻地揭示了中國美學思想發展的規律性及其所形成的藝術風格,突出了藝術——審美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把藝術——審美與宗教、道德、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現象密切結合起來,揭示整個社會現象的普遍聯系和相互制約、影響作用,把藝術——審美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統一起來,而統一的基礎和根源就是社會實踐。
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論考察中國美學史, 《美的歷程》具有開創性和獨到的建樹。在研究方法上有根本性的突破,主要表現在:它沒有抄錄一大堆馬克思主義的詞句,去代替自己對問題的具體分析,而是努力運用它的立場、觀點、方法去獨立地解決問題;也沒有從某些抽象原則出發,把歷史背景、政治經濟情況與文學藝術、文藝批評作簡單的機械的聯系,而是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具體地探索,揭示其本質關系——規律,因而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較好地作到了歷史和邏輯的統一,整體把握和具體分析、哲學思辨和具體描述的統一。《美的歷程》對豐富、復雜的歷史資料,從新的角度進行分析與挖掘,突破了以往某些傳統觀點,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例如對中國藝術的起源問題,過去十分流行而又十分籠統的看法——藝術起源于勞動。作者通過對大量的歷史資料和考古新發現的實物的考察、分析,作出自己的結論——藝術起源于巫術。又如對魏晉風度的分析、評價,也表現出它的獨到之處。它認為“文的自覺(形式)和人的主題(內容)同是魏晉的產物”,是歷史前進的表現。它不贊成以往廣泛流行的哲學觀點——把魏晉玄學一概說成是腐朽反動的東西。它從“魏晉封建說”的歷史分期出發,論證了一種新的觀念體系即門閥士族地主階級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形成與發展,并從社會經濟基礎和哲學上揭示了新的文藝和審美心理產生的根源,對魏晉時代文藝與審美作出了不同以往的高度評價,給人一種新的啟示。其他諸如對中國藝術發展階段的劃分,對漢賦的充分肯定,對“盛唐之音”兩種風格、兩種審美價值觀的分析,對蘇軾的評價,對明清文藝思潮的論述等等都是不同凡響的。
它所提出的新見解,都是建立在豐富、新鮮(指使用材料的角度而非指發現新材料)的資料和深刻的理論分析相結合的雄厚基礎之上,不僅令人耳目一新,尤其令人信服。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美術史的基本概念》
下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老學庵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