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比亞里克
鮑里斯·阿龍諾維奇·比亞里克(Борис АроновичБялик,1911—)蘇聯文藝學家、語文學博士、教授,蘇聯科學院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高爾基創作研究室主任。研究高爾基創作的著名專家之一,同時寫了許多論及蘇聯文學迫切問題的文章。主要論著有: 《高爾基的美學觀》(1939)、《論高爾基》 (1947)、《高爾基在蘇維埃時代的戲劇》(1952)、 《文學批評家高爾基》( 1960 )、《劇作家高爾基》(1962)、《馬克西姆· 高爾基的命運》 (1968)、《思想和感情的主宰者》(1970)、 《文學的功勛》(1973)、 《偉大的話》 (1981)等。他還參予了《高爾基文集》(三十卷)、《高爾基生平與創作年譜》、《高爾基全集》的編輯出版工作。
《文學批評家高爾基》是比亞里克的代表作之一。早在三十年代,他就開始研究高爾基的美學觀。 《文學批評家高爾基》是他多年研究高爾基理論著作的重要成果。該書集中論述了批評家高爾基最感興趣的一些問題,如對列夫·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評價,對文學與文學批評的目的和任務、傳統與革新、作家與讀者等問題的看法。比亞里克的貢獻在于,他在闡明高爾基一系列文學觀點的同時,也論述了這些觀點的理論基礎及演變過程,并將高爾基的批評見解、對文學史的看法同他的創作實踐聯系起來加以分析。
多年來,比亞里克也系統地研究了高爾基的戲劇和戲劇觀。 《劇作家高爾基》一書探討了這位劇作家的全部歷程,指出高爾基走的是一條不斷地進行探索、不斷地開拓新的主題和確立新的藝術原則的復雜道路。作者還將高爾基的劇本與這些劇本在舞臺上的演出聯系起來進行分析。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命運》是為紀念高爾基誕生一百周年寫的重要的傳記性著作,目的是展示高爾基不同尋常的個性和獨特的生活史。書中論述了作家的生活和創作道路上許多重要階段,從中可見他多方面的和深入的社會活動、文學活動和革命活動。作者談到自己之所以終生研究高爾基,不僅由于熱愛他的作品,對他的個性感興趣,而且因為高爾基是世界文學發展過程中的核心人物,是二十世紀最偉大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高爾基的命運好比一個“具有魔力的晶體”,透過它可以看到我們時代的藝術發展和精神發展的許多重要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廣大人民群眾在歷史轉折關頭的命運。
《思想和感情的主宰者》是蘇聯專門研究列寧與高爾基關系的第一部著作。全書分四章:偉大的藝術家、導師與朋友、 “革命與強者相依為命”、最出色的領袖肖像。比亞里克在三十、四十年代已開始研究這一課題,本書總結了他過去的研究成果并補充了許多新材料,同時駁斥了西方的所謂“蘇聯學者”對列寧和高爾基關系的種種歪曲。
《偉大的話》是比亞里克近年的重要著作,由七十年代寫的十二篇文章組成,核心是論述高爾基的傳統在今天的意義。作者將這個問題同列寧的某些文學觀點以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歷史和理論問題聯系起來加以探討。大部分文章帶論戰性。作者將它們收入文集是為了揭示蘇聯文學七十年來爆發的多次爭論的意義,同時也為了反映蘇聯文學的創作探索的過程。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柏格森
下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與流派·比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