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審美分類創造·城市雕塑
與專供在室內陳設用的雕塑不同,城市雕塑是建在室外環境的各種雕塑作品。因為是建在室外環境,所以它必須用能經風雨、耐寒暑的高強度材質來制作,而且尺度上要較室內作品為大,建成以后一般不能輕易移動。
城市雕塑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為永久性,是由于它使用的是金屬、石頭等硬質材料,可以歷經幾千年的風雨剝蝕而不朽;二為群眾性,它不分季節和晝夜,對著不同年齡和性別,不同民族和階層的千百萬人們潛移默化地用形象的語言發揮著巨大的感染力。
由于人們意識到它的這種精神力量,所以不惜人力財力建造了無數城市雕塑作品,表現了特定審美意識成為反射出風起云涌時代潮流的鏡子,顯示了藝術匠師們的無比創造力,理所當然地成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寶貴財富。
五千年前,古埃及土地上,和巨大角錐形金字塔群并列著的獅身人面雕像,以其碩大呆板的形體和神秘莫測的表情,透出了奴隸制專制時代的嚴酷。十六世紀意大利巨匠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這尊白大理石作品以俊美健偉的巨人般體魄和充滿激情的堅定神態屹立在文藝復興運動發祥地佛羅侖薩市中心廣場維奇奧宮的深色毛石墻背景前,以非凡的魅力為生氣勃勃登上舞臺的市民階級作了形象化的寫照。兩千年前,我國西漢霍去病墓的系列石雕群散布于林石之中,以鬼斧神工的極生動手筆創造出世界第一流的作品,渲染出將軍生前馳騁在祁連山的肅殺意境。
近代各國對發展城市雕塑更為提倡。巴黎凱旋門上的浮雕《馬賽曲》、紐約港口高擎火炬的《自由女神》,如戰鼓,如號角,成為謳歌資產階級革命的宏偉史詩。
革命導師列寧對城市雕塑建設高度重視,以此作為共產主義教育的重要手段。1918年,主持通過“紀念碑宣傳”的有關法令,并親自督促實施。七十年來,蘇聯城市雕塑藝術有了很大發展,三十年代的不銹鋼群像《工人和農莊女莊員》被公認為具有鮮明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
城市雕塑從功能上分,主要有紀念性和裝飾性兩大類。前者用以紀念特定人物或事件,比較莊重嚴肅;后者則側重予人美感享受,比較生動活潑,廣泛多樣。城市雕塑所布置的地點則在廣場,街道,庭院,園林,山陵,港口等處。設計時,尤應注意使之與周圍的自然或建筑環境有機融合成為整體。
一件能概括本地某些特點而又優美動人的城市雕塑深受群眾喜愛,往往被認為是本城市的標志。如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魚》,平壤的《千里馬》,廣州的《五羊》,哈爾濱的《天鵝》。
城市雕塑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有著傳播先進思想,普及歷史文化,陶冶審美情操。美化城市環境的多方面重要作用。近幾年來,城市雕塑的建設在中國各地已經逐步受到重視。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與流派·發憤著書
下一篇:文藝美學基本理論·多樣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