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審美分類創造·書法藝術
中國書法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 是中華民族一種特有的藝術, 它的影響之深廣, 可以和其它藝術并駕齊驅。 書法藝術是人們現代精神生活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審美活動。 它影響波及到世界許多國家, 并深受人們的歡迎與熱愛。書法藝術家, 要同漢字起源與特點結合來認識。 古代漢字開始是一種象形文字, “象形者, 畫成其物,隨體詰詘, 日月是也。”所有古文字的基本形體都是與客觀事物圖象聯系在一起的。但是文字不能等同于圖畫, 它是在不斷的規則化、 線條化、 符號化, 成為一種示意符號系統。 書法的形, 從最早模擬象形開始,又經過長期歷史積淀,概括抽象為現代漢字。在這個演變過程中始終都包含著人們審美觀念的作用,依照美的規律不斷完善文字結構和書法藝術。
書法藝術是以線組合文字的藝術。可以說,書法藝術美,是以線條美為基本因素的。文字間架結構,疏密、開合、寬松、聚散等都用線條組合為字型,又憑借著線條構成文字之間的關系,行距之間的關系,章法、布局等熔為一爐組成書法藝術作品。這些富有節奏、旋律、生動多變,被人凈化過的線條造成一種感人的氣勢,留給人們深刻的印象。線條的凈化是在“舍貌取神”中獲得形式美、動態美。東漢蔡邕說: “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
書法欲求其美應從宇宙事物中提取神,通過線條組合表達出來。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書風,主要在線的運用上,帶給人們不同的審美感受。如懷素的狂草,上下呼應,左右搭配,如疾風驟雨,波濤翻滾,開闊雄偉的氣魄,從活躍的線條中反映出來。
書法藝術美,是人們審美心理狀態的物質顯現。書法藝術的審美價值,是書者創造的結果,書法美要從主體心理去探源,才可能揭開書法美的奧秘。西漢揚雄說: “書心畫也”,書法是顯示人的心靈的圖畫。晉王羲之說: “意在筆先,然后作字。”書法是意蘊的體現,意主宰著形,筆的運用以及目的是在達意。唐李世民說: “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字則欹斜;志氣不和,書必顛仆。”這道出了書如其人,書品如同人品,書者的心、神必然要從書法中流露出來的規律。明祝岐山說: “情之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情有輕重,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淺深,變化無窮。”他論述書法藝術是情感與才華相結合產物,缺一不可。情又是身與境相接的產物。心境影響著作品的氣氛,并感染著讀者和觀眾。
書法藝術美,還表現在書畫、書詩、書文相結合而產生的藝術效果上。一件成功的書法作品,往往將書法藝術本身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同書寫的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說書法藝術的感染力把欣賞者帶入畫、詩、文的境界中去,它以其書法藝術形式充實增添了畫、詩、文所表現的內容氣息。如人人所熟悉的王羲之《蘭亭序》,這一歷史上著名行書絕品,通過妍美流便的書體,將“修禊”時作序的豪感染力。
上一篇:文藝審美分類創造·書法
下一篇:文藝審美分類創造·亭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