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朝鮮半島南畔起伏有致的山脈和丘陵上的首爾的天空很低,專屬于這場穿越國界經歷的格調,從登機那刻開始,發散、四溢。
對靠窗的座位十分滿意,拿起手機拍個不停,飛機起飛,航行,穿越云層,冗雜于朵朵白云間,忽地又向上飛去,遠處的云朵如湛藍海洋上浮起的座座冰山,漂浮著,越飄越遠。
900多公里的航程,經歷90分鐘的飛行。首爾沒有機場,如此隔絕飛機起降的轟鳴和絡繹不絕的乘客,大概是為了讓首爾更加安靜一些吧。來接我們的大巴車早已在機場等候,大巴車上迎接我們的是韓國籍導游,從事在華餐飲業翻譯的她講一口流利的中文,講述著這個國家的點點滴滴,漫長的車程變得很短。
下榻于首爾郊區,卸下行李,獨自外出。酒店的外面是座花園,斑駁的燈影,彩色的方磚,小徑兩側栽種著規整的草木,視線透過花園是街道,路旁的暖色調燈光輝映,給人以難得的靜謐。不過也不是完全寂寥,街道上汽車的尾燈點成線、線成面,從身邊閃過,匯聚成彩色的綢帶,向漫無目的的遠方遞送著,兩側行人腳步匆匆不失活力。不遠處是一家便利店,挑選一罐牛奶,漫步在城市邊緣,有意把思緒拋得很遠。
與北京的緯度幾乎相同,可是海拔相對較高,首爾的氣候在盛夏也是一樣的悶熱。大巴車上空調吟唱,載著我們四處奔走。景福宮于韓國相當于故宮于中國,景福宮里的宮殿林立,每一座大殿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故事。思政殿、康寧殿,勤政殿則尤為壯觀,這座寬闊的白瓦石地面上巍然佇立著的大殿,和盤旋低飛于廣場上等待游人喂食的灰色鴿群,以及池塘中的碧荷涼亭,融為一體,一片舊式宮殿群,也有著生機勃勃的格調。
首爾,位居盆地,北依漢山,南臨漢江,海拔相對較高,即便是擁有“山城”的別稱,首爾稱得上高的建筑也寥寥無幾。首爾塔位于265米高的南山之上,遺憾沒有登塔俯視首爾城,但是塔下也別有格調。大大小小的愛情鎖鎖滿柵欄,堆滿形成樹狀,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語言,寓示著愛情的曼妙與甜蜜,偶爾有幾個附有照片的愛情鎖或是中文卡片,細細品讀,那是質樸簡單的語言,讓我想起卓文君“愿得一人心,白守不相離”的忠貞,也可與白朗寧與巴萊特相依相隨、永不分離相媲美。拾級而上“63大廈”,摩天大樓的高度幾近首爾塔,站在可以透過玻璃窗瞭望城市的升降梯上,高度不斷上升,心情也隨之亢奮。在塔頂的眺望就更加遼遠,坐在觀景窗前,俯瞰街道上人行匆匆,不由感嘆生活的急促,其實我們本可以遠離這浮世喧囂,只需坐在安寧的時光里。
車馬勞頓的旅程并非枯燥,在樂天世界游樂場里,燈火璀璨,歡聲笑語充盈于這偌大的空間,獨自坐在羽翼木馬上,一周一周、一圈一圈地旋轉著,頭頂上絢麗的燈光折射在臺階下的綠植葉片上,像零碎的閃光鉆石鑲滿眼眶,仿佛草葉本是我們的另一番容貌。忽又感覺身體輕盈得幾乎可以飛起,突然體會到世間的菩提和明鏡都輕若塵埃,匆匆忙忙地去追求功名利祿,是否忘記了生命中的簡單和靜謐部分,本屬于生活的最重要的格調。
首爾的街道是優雅的,夜色闌珊,甚是美麗,隨處可以看到綻放的五色花簇,以及24座橫跨漢江的大橋,雖然不確切知道穿行在哪一座,但是兩側平滑的漢江波光粼粼,偶爾有幾艘游輪緩緩駛過,也是一番別樣的格調。
首爾的街道是靜謐的,走在繁華市中心地段,車水馬龍阻抑了街道的呼吸,卻絲毫不覺有太多的喧鬧,隨意走進街角的面包店,點一杯飲料,甜而不膩,散逸著紅茶葉片的馨香。偶然瞥見店里背已經駝到幾近90度的老奶奶,手持布條,細細擦拭著面包展臺,又捧起一小堆面包,走出店門,我急忙上去攙扶,她一驚,轉而微微一笑又擺擺手,執意自己去做。腦海里閃過導游講述的韓國風土人情,與許多老人上了年紀便停下忙碌的腳步不同,在這個老齡化壓力不斷增加的國家,即便是老年人也不肯放慢生活的節拍,他們婉拒年輕人的幫助,主動承擔著力所能及的活計。
首爾的街道是忙碌的,屢屢看見下班的人們,夜色愈加沉重,他們的臉上卻毫無倦意。想起游樂場里花車表演的外國演員,在悶濕的天氣里,身著厚重的演出服,從他們的眼神里看不出絲毫的煩躁,各自專注演繹著各自的角色,和孩子們一起歡呼跳躍,很敬業也很快樂,那是發自內心的格調。
每個人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這何嘗不是一種愛國?導游把國家的68年歷史經緯講得精確無誤,這也是一種愛國。聯想起身邊的人們譴責進口別國水果的買家,圍攻早已是國家控股的快餐店,打砸國人組裝出來的國外品牌汽車發泄不滿與牢騷,這未必就是真正的愛國。倒不如避離這喧鬧,實實在在提升競爭力,擁有更加優秀的技術,而不再高價進口和依賴外國產品,這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格調。
六天五夜,是我在這座城市的全部記憶。傳統與現代交織,運動與靜止融合。在繁華的都市中,依然可以看到梨花村那樣古樸的舊式建筑,北村、韓屋村那樣古色古香的民居,依偎在高樓一旁,顯得調和而又錯落有致。較之于行程中光臨的大大小小的免稅店亦或是購物中心,我更喜歡首爾的夜晚,喜歡獨自行走在凝結著夜色的道路上,到達從未踏足的地方,體驗未曾經歷的情感,才發現,很多東西沒有想象中的神秘。很多路,只要你肯走,世界總還是小的。很多生活的格調,只要你肯用心去領悟,終究可以感同身受。
好的光景總會提醒人,要停頓,要自省。
總感覺,我仍舊在首爾的街道上,仍舊在那里走著,一路上寂靜與喧鬧交織鋪墊。這座旖旎的城市告訴了我,什么是格調。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第一中學)
上一篇:《杜鵑清供(外一篇)》寧雨散文賞析
下一篇:《桃花一頁詩經(外二篇)》孫麗麗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