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
【作者小傳】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卒謚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在散文、詩、詞、文學理論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在歷史學和考據學方面,也有重要貢獻。同時他也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力矯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
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境貧寒,但他自幼喜愛讀書,又刻苦勤奮,年少習作詩賦文章就已文筆老練,有如成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進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四年后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薄>坝尤辏?036),因替范仲淹辯護而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刀ㄔ辏?040),復任館閣??薄c歷三年(1043),歐陽修參與推行“慶歷新政”,因而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至和元年(1054)八月回朝,先后任翰林學士、史館修撰等職。嘉祐二年(1057)二月,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文風,錄取蘇軾、蘇轍、曾鞏等人,對北宋文風轉變有很大影響。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此次變法有所異議,遂極力求退,出知亳州、青州、蔡州。熙寧四年(1071),歐陽修辭官歸居潁州(今屬安徽阜陽)西湖之畔,自稱“六一居士”,著《六一詩話》,謂“吾集古錄一千卷,藏書一萬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吾老于其間,是為六一”。熙寧五年(1072)八月初八,歐陽修卒于潁州,謚文忠。
歐陽修是北宋文壇的領袖、宋代散文的奠基人,其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蘇軾評其文時說:“論大道似韓愈,論本似陸贄,紀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文集有《歐陽文忠集》,詞集有《踏莎行》。
此外,他還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是現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歐陽修喜獎掖后進,他薦拔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的影響。到了元、明、清各代,他平易的文風依然影響著文人學者的創作。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精粹》
下一篇:唐宋八大家·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