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日本無賴派*主要作家,生于青森縣的一個貴族地主家庭。少年時愛讀芥川龍之介的作品,后來曾師事著名作家井伏鱒二*。1930年入東京帝國大學法文系,中途退學。年青時曾一度參加過左翼地下活動,后來又脫離左翼。他為自己的地主出身產生了一種罪惡意識,曾四次自殺均未遂,最后于1948年6月13日投河自盡。
他的創作活動大致可分為三期。從脫離左派學生活動確立其作家地位到1937年為前期。其作品題材多是個人的生活體驗,代表作大都收入短篇小說集《晚年》(1936)中。主要有回憶自己童年的《回想》(1933)、把當時才二十幾歲的自己寫成老人的《逆行》(1935)、燒炭女遭父親污辱后投水自殺變成鯽魚的《魚服記》(1933)等。中期大致在戰爭時期。由于他的生活和健康狀況都進入了一個比較安定的階段,所以這一時期的作品比較明快、開朗,有歷史題材的《新釋諸國說話》(1945)、《御伽草紙》(1945),有散文體的《跑吧,梅洛斯!》(1940)以及以魯迅留日為題材的《惜別》(1945)等。
戰后是太宰治文學創作的后期,也是最重要時期。著名的《斜陽》*(1947)、《喪失作人資格》(1948)都寫于這一時期。中篇小說《斜陽》采用了太宰治最常用的女性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描寫了沒落貴族和子一家在戰后日益衰敗的生活。這篇作品反映了沒落貴族以及該階級的悲觀、空虛和頹廢的實質。它的出現在日本引起轟動,并產生了“斜陽族”這樣一個表示沒落貴族的名稱。由于出生階級以及其它條件的影響,太宰治和有些無賴派作家一樣,在時代與社會大動蕩中陷入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正確道路,只有走向幻滅。
上一篇:大江健三郎作品分析
下一篇:夸西莫多,薩瓦多爾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