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鐵
【作家簡介】阿拉馬·穆罕默德·伊克巴爾(1877—1933)是巴基斯坦最著名的詩人、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的充滿激情的愛國詩篇,像戰斗的號角激發并鼓舞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民參加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他的創作對印度、巴基斯坦和烏爾都語文學的發展產生了不可輕估的影響。他的充滿戰斗氣概的哲學思想和社會學說對巴基斯坦國的建立、對南亞次大陸和中東地區的穆斯林,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伊克巴爾,1877年11月9日誕生在旁遮普省錫亞科特的一個商人家庭。現在,他的故鄉劃歸巴基斯坦。1899年畢業于拉哈爾大學,在母校擔任6年講師,1905年后,赴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法律,后來去德國,研究古典哲學、文學。1908年獲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后,在拉哈爾大學講授哲學、英國文學和阿拉伯語等課程。不久便辭職,專心從事詩歌創作和哲學研究。在20世紀以后,在南亞次大陸,有些地區的人民群眾掀起了三次大規模的反英斗爭,形成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在第一次高潮(1905—1908)之后,出現了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在第二次高潮(1919—1922)和第三次高潮(1930—1932)中,伊克巴爾日益了解到工農大眾是民族解放運動的基本力量。1930年,被推選為全印度穆斯林聯盟年會的主席;1931年,代表這個組織出席倫敦的英印談判圓桌會議。他為巴基斯坦的獨立,進行過艱苦而頑強的斗爭。晚年,逐漸傾向社會主義,更加關心民族民主的斗爭運動。1938年4月21日,伊克巴爾因病逝世,享年61歲。
伊克巴爾詩歌創作的早期(1899—1911),有近200首詩篇,如:《喜馬拉雅山》(1901)、《印度之歌》(1904)、《新濕婆廟》(1905)、《指路人黑哲爾》等,都收入烏爾都語詩集《駝隊的鈴聲》(1924)中。揭露西歐資本主義,表現愛國主義精神,宣揚哲學思想,贊頌蘇聯等不同主題的詩篇都反映了詩人的先進思想。
伊克巴爾詩歌創作的中期(1915—1932),共出版五部詩集:《自我的秘密》(1915)《無我的奧秘》(1918)、《東方信息》(1923)、《波斯雅歌》(1927)和《永生記》(1932),都是用波斯語創作的,從思想內容到藝術手法,都超過了前期烏爾都語創作的詩篇。這些詩篇反映了詩人的哲學思想。
詩歌創作晚期(1930—1938),出版的烏爾都語詩集有:《杰伯列爾的羽翼》(1935)、《格里姆的一生》(1936);出版的波斯語詩集是《旅行者》(1936),后來,同《啊,東方民族,我們還應該做什么?》合二而一,題名曰《還應做什么》(1936)。逝世后,有人又將他晚年用烏爾都語和波斯語的散文詩結集成書,這就是第10部詩集《漢志的贈禮》(1938)。
《伊克巴爾詩選》,王家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出版。
印度人之歌
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我們印度斯坦,
我們是她的夜鶯,她是我們的花園。
即使身在異國,我們的心也留戀故鄉,
我們永遠在我們的心所在的地方。
她是巍峨的山峰,她是藍天的毗鄰,
她是我們的衛士,她是我們的哨兵,
千百條江河在她的懷抱中嬉戲,
我們繁茂的花園使天國樂園也羨慕。
啊,恒河的滔滔流水!你可曾記得?
我們的大篷車隊來到你岸邊的年月。
我們信仰的宗教并沒有教我們互相憎恨,
我們是印度人,我們的祖國是印度斯坦。
希臘、埃及、羅馬都已從大地上消逝,
但我們的名字和標志依舊留存至今。
我們的標志不滅自然有其原因。
盡管時代變遷,我們多次抵御過入侵的敵人。
唉,伊克巴爾!這人世間沒我的知心人,
有誰能理解我的一片赤誠?
列寧
在真主面前
如果你允許,我有一事請教,
這個問題先哲的經典都解答不了!
只要我在天幕下活著一天,
它就像根刺扎得我心痛難熬。
每當思念的波浪在靈魂里翻滾,
態度就難于克制,言語有失分寸。
崇信你的都是些什么人?
崇信你的是普天之下的泥人!
東方的上帝是歐洲白人!
西方的上帝是亮光閃閃的金屬!
雖說科學技術的光輝籠罩著歐洲,
實際上那里是沒有生命之泉的黑窟!
論建筑的美觀、豪華、堂皇,
巍峨的銀行大樓聳立在教堂之上!
表面上是場交易,實際上卻是賭博,
一人得利,千百萬人死亡!
什么科學、哲理、策略、政府,
唱的是平等,喝的是人血!
酗酒、淫逸、失業、貧窮,
歐洲文明的勝利品何止這些?
機器的統治意味著心靈的死亡!
機械損害了仁慈友愛的情操!
然而種種跡象已都表明:
命運棋手終會將死他們的智謀。
酒家的地基發生了動搖,
酒店老板在苦思煩惱:
傍晚,人們臉上泛起的紅暈,
是涂的胭脂,還是酒在燃燒?
你全能而公道,但在你的世界里,
工人和勞苦大眾的日子多么痛苦難熬!
資本統治的帆船何時沉沒?
你的世界在等待報應日來到!
真主的命令
(對眾天使)
起來,去喚醒我的世界里的窮苦人!
去震撼富人宮廷府第的門窗墻壁!
用信仰的烈火使奴隸們的血液沸騰。
讓那渺小卑微的麻雀敢向兀鷹進擊。
人民執政的時代已經來到,
一旦發現舊有的標記,立即涂去。
在哪塊土地上農民得不到生計,
就燒光哪塊土地上所有的麥穗。
新的文化不過是玻璃匠的工廠,
不如去傳授東方詩人瘋僧的教規!
時代
過去的,現在已不存在;現在的,要消失在將來;
這是規律!時代如饑似渴地等待未來的出現!
我一顆一顆地數著晝與夜的念珠,
新事一件一件地從酒壺里滴出!
個個人我都熟悉,只是對待不同;有的我駕馭他,
有的他駕馭我,還有的要用鞭撻去教訓他!
若你沒來參加晚宴,這過錯在你還是在我?
我沒有作這樣的安排:留下夜酒等待來客!
西方地平線上出現的不是彩霞,那是血海!那是血海!
昨夜和今天都已成為往事,讓我們期待明天的到來!
傲慢無禮的邪念把自然力的外衣撕開,
正是這邪念的雷電給他們招來覆巢之災!
他們雖能掌握季風、空間、海洋和輪船,
也難逃卷入漩渦,這命中注定的災難!
新的世界正在誕生,舊的世界——
歐洲賭棍們的賭窟,定被摧毀!
他是一位托缽僧,被真主賦與僧王的品行,
盡管疾風勁吹,他的燈火仍大放光明!
侍酒歌
新時代,新天地,
新的樂器奏出新樂曲。
歐洲的秘密真相大白,
歐洲玻璃匠目瞪口呆!
舊的政治無恥卑鄙,
王公貴族大地厭棄!
資本主義時代已經過去,
魔術師變完戲法也已離去!
沉睡的中國人民正在覺醒,
喜馬拉雅山的噴泉開始沸騰!
請給我插上愛的翅膀,讓我飛舞,
將我的泥胎變做螢火蟲,讓我飛舞。
讓理性從奴役下獲得解放!
讓青年成為老年人的師長!
再用那支箭射入人心!
將人們心中的愿望喚醒!
愿你的層天眾星全保平安!
愿地上夜間祈禱者平安!
把一顆顆火熱的心賜給青年人,
把我的愛和目光賜給他們。
使我的船繞過漩渦飛快前進,
船若停滯,就推動它繼續航行!
請你告訴我那生與死的秘密,
因為宇宙包含在你的視線里!
我那終夜不眠的流淚的雙眼!
我那藏在心中的焦慮不安!
我那夜半怨訴聲中的謙卑!
我那在幽思與聚會時的傷悲!
我的激情,我的心愿,
我的探索,我的希望!
我的本性是反映時代的一面明鏡!
它又是草原,思想的金鹿在那里馳騁!
我的心是我的生命的戰場,
那里,有懷疑的軍隊,也有堅定的信仰!
唉,侍酒!這是我丐僧的全部財富!
憑借這些,我在托缽僧中最為富足!
在我的商隊里散盡這些財富!
快散吧,讓這財富得到自己的歸宿!
生命的氣息是什么?寶劍!
呼諦是什么?是寶劍的刃!
什么是呼諦?呼諦就是生命的內在奧秘!
什么是呼諦?呼諦就是整個宇宙的覺醒!
呼諦性喜幽思,醉狂是她的顯現!
她既是一滴清水,又是一片汪洋!
無論是在光明中還是在黑暗里,她永遠明亮!
她誕生在你我之中,但卻超乎你我之上!
太初在她之后,永生在她之前!
在她之前無界,在她之后無限!
在時代的江河里漂泊游蕩,
經受住折磨她的驚濤駭浪。
探索的道路經常曲折艱難,
觀察的眼光時刻變換。
沉重的磬石在她手中輕而易舉!
高山在她的打擊下落石如雨!
她旅行的終點就是起點,
她停留的秘密就在這里!
光自月中來,火星因石燃,
身在染缸中,潔身永不染。
數量多少與她無關,
高低前后更無牽連!
太初伊始,她就卷入到斗爭中,
坐胎成形,她在亞當的泥身中。
猶如蒼天在你的瞳仁里,
呼諦的巢就在你的心間。
革新
若用自己的眼光來看時代,
天空就會被你的曙光照亮!
太陽從你的星火里取得光輝!
你的命運反映在月亮的臉上!
你的瑰寶的光芒照射得江河波濤洶涌!
在你的技藝的奇跡面前,自然羞愧難堪!
但你竟乞討異邦人的思想和哲理!
難道你還沒有進入呼諦的宮殿!
革命
無論亞洲或歐洲,生命里全無喜悅哀傷,
這里是呼諦的無常,那里是良心的早瘍!
人們的心里產生了革命的激情,
也許衰老的世界已經接近死亡!
【作品鑒賞】伊克巴爾生活的時代,正是印度人民和亞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不斷高漲的時代。在20世紀初期,詩人和所有的印度愛國知識分子一樣,積極地參加反帝愛國的斗爭。他的充滿愛國激情的詩篇,洋溢著對祖國的無比忠誠。他的《印度之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愛國主義詩篇,人們把這首18行的具有鮮明古波斯格律的抒情詩譜曲吟唱,流傳四方;真是男女老少人人喜歡的愛國歌曲。在這首詩中,詩人把印度斯坦看成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即使我們身在異鄉,也要把心留在故土上”。他把人民和祖國的感情,比做夜鶯和花園的關系;有了花園夜鶯才能歌唱,正像人民有了祖國才能幸福!詩人認為:祖國像“哨兵”和“衛士”一樣在維護和捍衛著人民的幸福和安寧,因而充滿熱情頌揚祖國:“她是巍峨的山峰,她是藍天的毗鄰,/她是我們的哨兵,她是我們的衛士”。所以當祖國遭受侵略和災難時,人民也應當像哨兵、衛士一樣,以更堅強的斗志捍衛祖國,保護祖國的安寧。
帝國主義在印度,制造民族矛盾和宗教沖突;詩人同侵略者的陰謀針鋒相對,號召大家:為了印度,為了祖國,在人民中間要高舉“愛”的旗幟,在“愛”的基礎上團結斗爭,反帝救國。他在《新濕婆廟》一詩中,反對自相殘殺和明爭暗斗。詩人號召:“來吧,把猜疑的帷幕再次揭去,/讓隔離者重新團聚,抹去分歧的裂紋。”竭力提倡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應以民族利益為重,消除民族矛盾和教派糾紛,團結一致,共同對敵。這就是詩人提出“愛的信仰”的根本目的。在詩的結尾處提出:“信徒的贊美詩蘊涵著和平與力量,/地上的居民只有在愛中得到解放。”伊克巴爾的愛,既含有歐洲人道主義的博愛觀念,更具有泛伊斯蘭主義的宗教色彩。這種“愛”的精神,后來發展為他所提出的關于“自我”的哲理思想。
伊克巴爾的愛國激情,飽含著對帝國主義的憎惡,在他用烏爾都語和波斯語創作的大量詩篇中,反對帝國主義,揭露西方資產階級罪惡,成了極其突出的主題。在《西方的文明》中,對歐洲帝國主義者所宣揚的文明和民主,進行深刻的揭露:“西方文明是心和眼邪惡的產物,/它的靈魂毫無虔誠可信!”在《西方的民主》一詩中進一步揭露:“在西方民主制的背后”,“沒有別的,只有皇帝的聲音”,“專制魔王穿著民主的外套在舞蹈”,“而你把它當作自由女神”。對西方民主的虛偽和反動,進行了尖銳的抨擊。在《歐洲和敘利亞》一詩中,更深刻地指出:西方文明和民主給東方帶來的卻是無窮的災難:“敘利亞的國土給歐洲人一個先知,/最純潔的、最慈悲的、一視同仁的先知;/西歐人報答敘利亞的是/賭博和醇酒和一批娼妓”,有力地譴責了帝國主義的罪惡。
由于十月革命在印度的影響,伊克巴爾日益對社會主義產生好感。他用《太陽》(1917)一詩頌揚十月革命的勝利。列寧逝世后,他又創作長詩《列寧》,贊揚社會主義蘇聯,謳歌了列寧的偉大功績。他也歌頌過馬克思。但是,他,不是社會主義者,也不信仰唯物主義。他說:“我是唯靈論者,不過是《古蘭經》主義的唯靈論者”。伊克巴爾對具有共同命運的中國人民是十分友好的,關心遭受壓迫的中國人民。他在自己的創作中經常熱情地提到中國。他希望中國人民能夠早日獲得獨立和解放,他歌唱東方新時代的到來,為中國人民的覺醒而歡呼歌唱:“沉睡的中國人民正在覺醒,/喜馬拉雅山的噴泉開始沸騰!”
伊克巴爾,作為穆斯林詩人,他也寫過一些表現伊斯蘭哲學的詩篇。但是,他所創造的這一類作品,同過去的宗教詩歌有一個顯著的不同——正視現實的斗爭精神代替了逃避現實的出世思想,在詩篇中飽含著抗爭的力量。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和宗教的改革,詩人在自己的詩篇中不只一次地提出:“呼啼”——即“自我”這一哲學概念。在詩人看來:“呼諦”不僅是伊斯蘭教的真主,而且也是宇宙的主宰、自然的基礎、生命的源泉和社會的動力。因而,在詩中說:“呼啼就是生命的內在奧秘!”“呼啼就是整個宇宙的覺醒!”“她誕生在你我之中,又超乎你我之上!”詩人認為“呼啼”不僅是產生一切,一切賴以生存的最高實體,而且還認為是東方穆斯林覺醒精神的集中概括。這表明:他繼承了魯米的思想,但又擺脫了魯米的泛神論和自我放縱的主張。所以,詩人在《致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中說:“我聽說,民族要從奴役下得解放,必須培養栽植‘呼諦’的志趣!”詩人認為:為了民族的“呼諦”、伊斯蘭的“呼諦”,個人要犧牲,并達到“非我”或“無我”。在詩人看來,如果領悟到‘呼諦’,就會成為主人,一個人就有了自由,像做了國王。伊克巴爾在《杰伯列爾的羽翼》(第22首)中說:“領悟‘呼諦’的人就像做了國王”;“有了‘呼諦’就是國王,沒有她臉上無光。”
伊克巴爾的詩歌,有其獨特的風格,被譽為“伊克巴爾派”。波斯文學的影響和伊斯蘭的氣息,都是濃重而明顯的。在比喻性和哲理性兩方面都體現了這一特點。如:《駝隊的鈴聲》中的《詩人》,會使人想起薩迪的影響,全篇的構思、比喻等手法,明顯地留下了波斯文學的痕跡。
上一篇:梁工《以斯帖記》東方文學名著鑒賞
下一篇:何乃英《伊豆的舞女》東方文學名著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