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俊山
桑德堡
警察買鞋慢挑細揀,卡車司機買手套慢挑細揀,他們挺當心手腳,他們靠手腳吃飯。
送牛奶的人從不跟人拌嘴,他獨個兒干活,誰也不跟他搭腔。他干活時城市在安睡;把瓶子放在六百個門口,就是他一天的活計;他得爬二百個樓梯,兩匹馬跟他作伴,他從不跟人拌嘴。
軋鋼工人是灰渣的兄弟;每天下班他們倒出鞋里的灰;老婆給他們補膝蓋上的洞;他們的脖子和耳朵總是蓋滿黑垢,得好好擦洗,他們是灰渣的兄弟。
(趙毅衡 譯)
桑德堡說過:“美國人民……從我血管里走過,就象是語聲嘈雜地從大街上走過。”這說明詩人多么關心人民的疾苦。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人民的生活,努力表現(xiàn)人民的感情的。因此,他被稱譽為“普通人民的詩人”。
這首“贊美詩”就是“獻給走在晨光之前”的普通美國人的。它所歌頌的,有警察、卡車司機、送牛奶工人和軋鋼工人,都是以自己平凡的工作為社會默默貢獻的人。他們終其一生,也很難建樹什么彪炳史冊的半功偉績;但是,他們忠于職守、盡心盡責,不計較個人地位聲名的尊崇與否,總是“走在晨光之前”,勞作終日。這種精神,不是值得贊美么?
詩人懷著崇敬的心情,描繪出這些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情景,不加一語贊辭,而贊美之意溢于言表。在這里,一些富有職業(yè)特征的細節(jié)描寫,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警察買鞋、司機買手套,都是“慢挑細揀”,因為“他們挺當心手腳,他們靠手腳吃飯”;送牛奶工人“從不跟人拌嘴”,只是“獨個兒干活”,爬樓梯、送奶瓶;“軋鋼工人是灰渣的兄弟”,下班回家后,少不了繼續(xù)與灰垢打交道。不過寥寥幾筆,就寫出了這些普通人的舉止神貌,既表現(xiàn)了他們的默默奉獻精神,又隱隱傳達出他們的疾苦。這樣的筆墨,猶如春雨入夜,潤物無聲,卻能沁人肺腑,詩人的情感傾向是不難體察的。
詩篇由三個詩段組成,每一段都是一幅普通人的生活畫圖,各自相對獨立,又有詩人主體情思的貫穿,保持著內在聯(lián)系。這是“走在晨光之前者”的生活組畫,是詩人獻給普通人民的頌歌。它是樸素的,卻也是動人的。
上一篇:《獨語》鑒賞
下一篇:《玫瑰樹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