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紅兵
管用和
我沒有見過海,對海充滿著向往之情。它那沖激著巖岸的潮汐,曾多次翻滾著、轟鳴著誘惑我的夢魂……
朋友要到海上去了,我投給他以羨慕的目光。
“需要我?guī)c什么嗎?”他看出了我的心思,“嗯,帶給你奇特的貝殼,美麗的珊瑚……不,還是帶一只海螺給你吧?!?/p>
“干嘛要帶海螺?”
“你不是愛寫詩么,帶一個做成螺號——愿你也象一把螺號!”
“不!不!帶給我一壺海水吧!”
“海水!干什么?又咸又澀,還苦!”
“是的,帶一壺海水!”
他愣住了,眼中閃著疑惑之光。
啊!朋友,這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呢—一如果我連海水都未嘗過,能成為一把螺號嗎?
“詩言志”,這是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向往》可算是一首言志抒情的優(yōu)秀散文詩。
“詩言志”是以詩之言表現(xiàn)其志。這里的詩,照我理解就是詩的構思、詩的意境、詩的語言,這些詩美的要素。
“詩言志”常用的藝術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向往》借海螺與大海的關系表現(xiàn)詩的特定之意就是對這種藝術手法的借鑒和發(fā)揚。
散文詩一開始即直抒胸臆,說自己沒有見過海,對海充滿著向往之情,海的洶涌潮汐,海的轟鳴聲威曾使他夢魂縈繞。開篇這段動情的敘述,為海螺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詩的意境;同時也是為了引導讀者進入詩的意境。
這首散文詩的顯著藝術特色就是人物對話的成功運用。當然,散文詩不同于小說,不以寫人物寫對話為能事。但是,這一大段對話確實寫得很精彩。首先話題的出現(xiàn)簡潔明快,從到海上去生發(fā)而來,毫不拖沓,決不羅嗦,而且很快地把海螺提了出來。這是很關鍵的一筆,因為海螺不僅是這首散文詩藝術結構的樞紐,而且是托物言志的重要之物。其次,這段對話寫得有沖突、有波瀾,不是平鋪直敘地交代事物,每一句對話都是對詩意的開掘,都是對所言之志的深化,寫得蘊藉深刻,耐人品味。
對話之末,朋友愣住了,眼中閃著疑惑之光。上面一遞一句的對話猶如行云流水順暢而下,到此突然頓住了,非常巧妙地造成了一種跌宕有致的藝術結構;同時這一句還有引人深思之效,使你不由得不對朋友的疑惑思索起來。
“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之妙用,全在于寫好所托之物的本質特征,如果本質特征寫不出來,所言之志即無所依托。所以,這首散文詩的最后一句即點出了海螺離不開大海養(yǎng)育的本質特征,卒章而顯其志。由此,我們不難領悟到,作為一位詩人,如果不經(jīng)受生活大海的養(yǎng)育和鍛煉,如何能成為一把時代的螺號呢?
上一篇:《向光明走去》鑒賞
下一篇:《命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