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3】精通普洱:大益普洱茶品鑒技巧
(吳遠之主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2萬字,2018年12月第1版,68元)
△4章:普洱茶;大益普洱茶;品鑒技巧;大益產品實例解讀。
〇普洱茶,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采用特定的加工手藝制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征的茶葉。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征,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種類型。
〇在云南,許多地區至今仍然流傳著三國時期“武侯遺種”的傳說。晉朝傅巽在《七海》中提到:“蒲桃、宛李、齊柿、燕粟、垣陽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其中南中即今在全滇和黔西北、川西南的總稱,茶子則是茶,可見當時已成為云南有名的特產之一。唐代樊綽著《蠻書·云南管內資產·卷七》:“茶出銀生城界諸生,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〇傳統江內茶山指勐臘境內的莽枝、易武、蠻磚、倚邦、革登及今景洪境內的攸樂。
〇1940年,佛海實驗茶廠成立。
〇普洱茶感官審評整個過程主要包括干茶審評、取樣稱量、沖泡、開湯審評。
〇回感:回甘、潤、生津。
〇存放好普洱茶主要考慮以下兩點:一是空氣環境,需選擇陰涼環境,不能有異味或是其他香源物質存在,以造茶葉吸味、串味;二是濕度環境,要求含水量在10%浮動,當空氣濕度長時間大于80%時,茶餅易從空氣中吸附水分,使茶葉含水量提高,霉變風險增高;當空氣濕度長時間低于60%時,茶餅易脫水,導致茶葉陳化速率減緩。
(2021年1月25日夜10:40閱畢)
上一篇:算法之美
下一篇:絕色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