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7】歷史大棋局:古代雄主用人評略
(陳家興著,人民出版社,24.8萬字,2018年1月第1版,48元)
△這是一本專講歷代雄主用人謀略與故事的書。歷史是一部大書,“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是一條主線。這本書以《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等為藍本,對歷史上若干雄主的用人謀略與故事加以評說,縱論古今、借古鑒今。
○“君若用之,當為君射天下。”鮑叔牙向齊桓公引薦管仲,如是說。
○馮夢龍:賞罰不明,百事不成;賞罰分明,四方可行。
○楚莊王:臣子“咸豬手”事件咋處理。
○燕昭王:千金買馬骨與筑黃金臺。
○魏文侯:為何送給樂羊一整箱告狀信。
○“政不更張,不可為治。”
○嬴政:五湖四海,聽之不疑。
○韓信這樣的悲劇人物,追根究源在于,做人上失了準寸,過于看重功名利祿,雖然能忍一時胯下之辱,卻也只是為成就功業、出人頭地而忍。
○曹操用的是革新思維,生于亂世,不怕不出彩,就怕沒出息。其雄在能延攬眾才,而終成大業;其奸在不能容才,致使一些賢士殞命。
○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
○用人的最高境界,正在于善納諫,而使人才各盡其智,更使治下無疏漏處。
○魏征說:“天下未定,則專取其才,不考其行;喪亂既平,則非才行兼備不可用也。”
○康熙認為:“人必先心術,次才學。心術不善,縱有才學何用?”。
○師古而不泥古,取其精華而鑒今,于今天治道方能有所裨益。
○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華夏江山,壯麗多姿;華夏歷史,人才輩出。
○唐太宗說:“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
上一篇: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
下一篇:古典功利主義:從休謨到密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