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3】飲食滋味
(徐文兵著,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1萬字,2018年3月第1版,59.9元)
△17章:[1]“以人為本”還是“以食物為本”——中西方營養學的最大區別;[2]為什么要“應地而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3]一生的營養之路——“五谷、五禽、五果、五菜”;[4]如何通過飲食來調神;[5]飲食飲食,缺“飲”不可;[6]吃最適合自己的;[7]你會喝酒嗎?[8]你會“消”“化”食物嗎——使用水、油、火的智慧;[9]你會吃醬、茶、酒、肉、蛋嗎;[10]芳香類食材對人有什么好處;[11]調身的智慧;[12]調肝的智慧;[13]調心的智慧;[14]調脾的智慧;[15]調肺的智慧;[16]調腎的智慧;[17]《輔行訣》中的食療名方。
〇生命的平安需要飲食滋味。
〇飲食應季的目的在于:要充饑、要解饞、要過癮。所以《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里面提倡,只要我們的飲食、思想、行為跟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起伏規律去走、去共振,我們就能活得好好的。
〇吃飯的時候不要動情緒、不要分神,要認真地去琢磨飯的滋味,要在自己真正餓的時候再去吃。
〇你偏愛某種東西,總吃某種東西、吃得太多,最后也可能會“中毒”。
〇不管是誰,都要先愛惜自己,然后才能有能力去幫助和照顧自己的親人、朋友以及他人。
〇一旦吃東西過量,唾液質量馬上就會下降。
〇咸、鮮是入心的。俗話說,“十個廚師九個咸,還有一個忘撒鹽”。因為咸的東西可以補心氣、通心神。
〇隨著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去飲食。
〇人,越吃新奇特的東西越耗元氣。
〇飲食的道、理、法、術、器。
〇吃水果就吃當地產的。最好是吃應季的。
〇當我們吃米、吃肉吃得太多的時候,可以通過吃菜來幫著疏通,這就是蔬菜的價值。一般的綠葉菜都寒性偏大,因此,我們吃菜一定要焯熟、炒熟,不然的話就會吃什么菜,拉什么葉子。
〇咸味過多過少,都會傷心。咸味過重,傷肺、大腸。咸能潤腎,軟堅散結。
〇真正的粥要熬到“水中有米,米中有水”。
〇“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〇但凡好吃的東西,產量都比較低。
〇喝酒最好喝糧食酒。
〇動物的淋巴結吃不得。
〇互為滋潤。
(2021年3月16日晨閱畢)
上一篇: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
下一篇:馬云:未來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