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4】分享經濟的爆發
(〔印〕阿魯·薩丹拉徹著,周恂譯,上海:文匯出版社,22.8萬字,2017年4月第1版,59元)
兩部分9章:1.原因:[1]分享經濟、市場經濟和禮物經濟;[2]鋪設軌道:數字與社會經濟基礎;[3]平臺:內部構造;[4]區塊鏈經濟:大眾成為市場的制造者。2.影響:[5]分享經濟的經濟影響;[6]監管和消費者保護的情況變化;[7]未來的工作:挑戰和爭議;[8]未來的工作:需要做什么;[9]文末結語。
布萊恩·切斯基:“生命中我們在意的那些東西不再是它們本身。它們有生命,能與我們互動,并承載著一段我們生命的歷程”。
工業時代只是人類歷史的短暫一瞬,而且認為分享經濟的交換方式、商業模式及雇用方式都是歷史的延續。
劉易斯·海德:“許多人將‘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個人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消極面和積極面對立起來而引起爭論。然而,此類爭端由來已久,因為這是部分與整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基本矛盾點。每個時代都在兩者之間找平衡,在一方占主導地位時總是又會喚起另一方的崛起?!?/p>
分享經濟5個特征:[1]高度以場為基礎;[2]資本高效利用;[3]具有群體網絡結構,而非中心化或層級化結構;[4]個人行為與專業行為界限模糊;[5]全職與兼職、正式工與臨時工、工作與休閑的界限模糊。
任何一種分享經濟都可能為參與者產生更大范圍的可用選項和使人們能更專注于長期目標(比如可持續性);同時也會使人們增加對社會的依賴感,而不是依賴于促進商業活動的各種經濟因素。
三種基本力量:[1]事物的信息呈現方式,特別是以數字形式來傳達信息;[2]硬件能力、帶寬、硬盤以及伴隨著的數字設備微型化的持續指數級增長;[3]持續增長的模塊化編程能力,它使不斷增加的復雜性得到聚合、編纂,最終整合成標準化的軟件平臺。
在不久的將來,更多平凡的物體能通過網絡相互傳遞信息進行對話。
城市就是分享經濟。
紐約知名投資人弗雷德·威爾遜:“想想賭博沒有賭場、股票交易沒有交易所、房地產交易沒有契約、商業交易沒有票據交換所——這就是我們即將進入的世界。而今天的我們對此才剛剛略知皮毛?!?/p>
分享經濟具有巨大的潛力來解決一些在今天的經濟中存在的貧富差距問題。用民主化的方式實現更高的生活水平,它是通過發展市場而不是壓制市場來實現的。
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斯認為:“社會‘陷入困境’表現在其信仰體系和社會組織無法應對和解決復雜性帶來的新問題。”
創新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試錯的過程,但監管的特征往往是穩定性和連續性。
勞動效率提高不是通過榨取更多現有勞動者來實現,而是尋找浪費掉的可以變成工作的時間。
分享經濟的爆發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商業革命——閑置的房產、汽車、技能,甚至時間、知識,突然變成巨大的財富,源源不斷地創造利潤。這些事在5年前還會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和愚蠢的,但如今,已經再平常不過了;未來,這場商業革命必將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角落。
上一篇:再論不平等
下一篇:創造力:心流與創新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