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笑
調笑是嚴肅的對面(反面。調笑兩字,蘇松太杭嘉湖一帶的居民,往往讀成“逃仙”之音),人生行樂耳,我們當然不必終日終年地板面孔(嚴肅),但是我們也不可隨時隨處地講笑話。
板面孔有板面孔的時候和地方;講笑話有講笑話的時候和地方。在辦事時,在辦事處,我們不應講笑話;在飯館里,在筵席間,我們何必板面孔?不應該講笑話而講笑話,是自失身份;不應該板面孔而板面孔,是裝腔作勢。我所謂講笑話,并非油腔滑調的意思,而是小“吃豆腐”的意思。
二十余年前,我曾經碰到過一位最不知調笑,最不會吃豆腐的同事。當時我在某某高校當教授,那位同事是教務處的高級職員。學期考試終了之后,我親自將全班(級)十六人的考卷,連同分數單,送去交給他。第二天午刻,我正想回申的時候,忽然接得他的電話,說道:“你交來考卷,只十四本,并且分數單上學生的姓名也不全。請你補抄分數單,漏送的考卷也請同時交下。”
我東找西找,居然尋到了分數單的副本。但是哪里有漏送的考卷呢?我昏了么?在職業上犯這樣的一個大過誤!
我馬上拿了分數單的副本,趕到教務處去。見了他,我開口就說道:“怎樣辦?我那邊沒有漏送的考卷呀!”他哈哈大笑道:“我同你開玩笑。考卷同分數單均安然存在。你何必發急!”我恨極了,對他說道:“你開玩笑,是么?你不要怪我板面孔。”
我立刻進校長室,將此事的前前后后詳說一遍。結果如何,閱眾可以推想而知,不必由我細述。
我自己也喜開玩笑,和人調笑,但是總有限制。我不常常調笑。我嚴肅的時間,比調笑的時間多。我嚴肅的時間,比調笑的時間,約多四百九十九倍;并且這千分之二的調笑時間,一定在相當之地點。詩曰:
謊言與調笑,
豈是日常事?
兩者皆才智,
然而何必試?
原載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三日《新中國報》
上一篇:讀書與講話
下一篇: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