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是個什么樣的人物?誰都知道,她是謀害親夫、水性楊花的代名詞。就是放在當今開放的社會里,這種女子也不能讓人同情。就算你不愛武大郎了,就算你真喜歡西門慶這個有錢的小白臉兒了,你可以離婚嘛。離不了?那就分居。分居兩年就夠成離婚的條件了嘛。你們就真的等不及了?你們就真的容不下武大郎這個眼中釘了?那你們也不能把武大郎給謀害了呀!武大郎再窩囊,也是一條人命啊。說害就真給害了?潘金蓮啊,這娘們兒也太陰毒了點兒吧。讓人憤憤不平的是,至今還有些“憐香惜玉的人”萬分同情潘金蓮,有道德學者還公然寫文章,認為潘金蓮殺人可以理解,首要的理由,就是潘金蓮不應該嫁給武大郎。那嫁給誰?嫁給你?你敢娶她嗎?問題在于,人家武大郎并沒有追求你潘金蓮啊,是你潘金蓮的舊主子把你許配給武大郎先生的。武大先生怎么了?人家至少也是一個手藝人啊。人不可貌相,人家起碼也是一個做小買賣的啊。用現在的話說,也是工商界人士啊,怎么配不上你了?那潘金蓮當時就不要同意嘛,也沒有人拿著槍頂著你潘金蓮的后腰吧?你要真是個貞節烈女,你就學學祝英臺抗婚,也算出息一回,也算你貞節一回。可是你嫁了,嫁了就得盡婦道,就得遵守夫妻合同。就算你不盡婦道,你也不能害死武先生吧。如此說,無論現在的道德學者如何為潘金蓮辯護,潘金蓮也是沒有道理,就是再過一萬年,潘金蓮謀害親夫也沒有道理。哪位道德先生不同意這個意見,你最好也娶一個潘金蓮來試試,你就不會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說一件舊事,1972年,談歌有一個女同事,真名真姓不提了吧,就姑且叫做“潘銀蓮”吧。潘銀蓮長得挺漂亮,幾乎閉月羞花,近似沉魚落雁。那一年她也就是二十歲出頭,是從農村來到城里的。那年月農業戶口轉城市戶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可她就進城了。為什么?原因簡單:市里有一個造反派干部,姓張,姑且叫他“張造反”吧。張造反下鄉參加抗旱,到了潘銀蓮的村里,路遇潘銀蓮,一搭眼就看中了。此時潘銀蓮已經跟同村的一個男青年搞上了對象,雙方家長也已經吃了訂婚酒了。可是張造反不管,我就是看上了,管你搞沒搞對象呢。不行,我看上的人,就得跟我搞對象。寫到這里,得說幾句張造反,此人臉上有麻子,還有一只眼睛不好使,基本上算是一個獨眼龍。可是麻子怎么了?獨眼龍怎么了?張造反了不起啊。經過“文革”的人都知道,那時的造反派,比現在的明星還厲害。走到哪兒,都得捧著,笑臉一片,掌聲不斷(那年代還不時興鮮花),牛啊!這個張造反就找到了縣革委會,直接提出了要與潘銀蓮談戀愛。這不是欺侮人嗎?誰跟你戀愛了?這跟明搶有什么區別啊?可是,縣革委會也怕這位張造反啊,明星啊,咱們得巴結著點兒啊。于是,就去做潘銀蓮家里的工作。公社和鄉里也都跟著做工作,逼著老潘家把親退了,跟張造反結婚了。其實,說是逼迫,也不是事實,這也是后來說的便宜話,聽聽拉倒,不能全信。當時明星一般的張造反紅極一時啊,跟了他,可以進城,可以把農業戶口轉為城市戶口(說這話,可能年輕的讀者不理解了,不就是個戶口嗎,有這么重要嗎?怎么不重要,你們以為是現在呢?拿著身份證就可以到處走,隨便打工。過去可不行,也沒有身份證這一說,就是一個戶口本,沒有城市戶口本,你進城連吃飯的地兒也找不到),還可以參加工作。這老潘一家人肯定哭著、喊著、追著、愿意著呢。于是,潘銀蓮就跟“張明星”結婚了,就進城了,就當工人了,就有了鐵飯碗了,也就成了談歌的同事了。跟談歌同事了沒半年,就又提拔了,調到總廠坐在辦公室里辦公去了。風不吹,雨不灑,永遠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修理地球的日子。幸福啊!可是幸福的日子也像流水一樣,也不能永駐,很快就流過去了。沒幾年,轟轟烈烈的“文革”就稀里嘩啦地結束了。張造反像一支垃圾股,再也沒有人炒了,價位一落千丈,不吃香了,先是被組織圈起來,辦了幾天的學習班,寫了一大堆檢查,幸虧他問題不大,雖然參加了武斗,可是沒有鬧出人命。總算過關了,可也被免職了,到基層當工人去了。夫貴妻榮,是真理;夫不貴呢,妻也就不榮了。這也是真理!潘銀蓮在工廠的價位也就威風掃地了,也從辦公室調(轟?)出來了,到基層干體力活兒去了。按說,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就沒有事兒了。張造反不過是做了一個黃粱夢,夢醒了,就該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本來就是一個工人嘛,轉了一圈兒,你又回到了原地(很像岸上的魚,蹦多高,摔多高)。潘銀蓮呢,雖然當了工人,可是也比你當農民強多了,你至少是生活上進步了啊,應該知足了。可是,潘銀蓮能適應嗎?
潘銀蓮開始不適應了。
寫到這里,有一個道理要講,這世上的人啊,知足的不多哇!知足者常樂,這話誰都會說,可是做到的少啊。潘銀蓮不知足,她覺得自己委屈了。憑什么?自己差一點兒就沉魚落雁的容貌,就嫁給了一個工人啊?而且還是一個獨眼龍的工人。早知道你這干部當不長久,我憑什么嫁給你啊?就像當年的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她開始不高興了,不滿意了,不痛快了。于是,張造反家里的日子就不大好過了,兩口子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俗話講,貧賤夫妻百事哀。這二位倒是不貧賤,可潘銀蓮就是感覺自己氣兒不順。她得補償,她得另找精神寄托。這就出事兒了。漂亮的潘銀蓮過去是張造反的妻子啊,算是大家的心中的偶像,可誰敢當面動心思啊?現在不同了,時過境遷,張造反屬于掉了毛的鳳凰不如雞,一些好色之徒就開始勾引潘銀蓮。一個對潘銀蓮垂涎已久的家伙,搶先一步閃亮登場了。姑且把這個家伙叫做“西門慶第二”(這里簡稱“西二”)。西二先生長得一表人才,是個大學生,“文革”結束了,社會上開始尊重知識,西二先生的社會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剛剛被提拔當了科長,就是蒸蒸日上的意思。潘銀蓮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現在張造反不掌權了,潘銀蓮也沒有了往日的傲慢,成了可憐人兒了。西二科長便乘虛而入,今天邀潘銀蓮看電影,明天邀潘銀蓮下館子(那時候還沒有歌舞廳,也沒有卡拉OK,更沒有鐘點房。如果放到現在,西二與潘銀蓮的節目會更多一些)。一來二去,西二成了潘銀蓮的夢中情人。終于有一天,兩人愛到床上去了。如果按照俗理兒,這種事應該到此為止。西二呢,你也達到目的了;潘銀蓮呢,也找到精神寄托了。可是,西二不愿意過這種露水夫妻的日子,他不僅要求曾經擁有,還渴望天長地久,就動員潘銀蓮回去跟張造反鬧離婚。可是張造反哪里肯離呢。媽的,老子“文革”一場,勝利果實都沒有了,就剩下這一個潘銀蓮了,還有人惦記著,堅決不離!潘銀蓮也急眼了,好,你不是不離嗎,有辦法治你。她和西二一商量,媽的,把他弄死算了。兩個人合謀,在稀飯里給張造反下了安眠藥,趁著張造反睡著了,用根繩子把張造反給勒死了。趕上這兩個人用勁大了點兒,也趕上張造反的脖子也忒細了點兒,張造反的腦袋差一點兒就給勒下來了。據勘查現場的警察后來說,張造反死得太恐怖了(為了不刺激讀者的感官,談歌不在這里一一敘述了)。當然,案件很快偵破,潘銀蓮和西二都被逮捕了,很快都槍斃了。
這件事情給人的教訓多多,至少有一條是老調重彈:婚姻湊合不得。還有一條,任何事情都是變化的,婚姻也不例外。你把老婆娶進門的時候,她是祝英臺,誰知道明天是不是變成了潘金蓮或者潘銀蓮呢?或者說,你嫁給他時,他是個坐懷不亂的柳下惠,誰知道他明天是不是變成了忘恩負義的陳世美呢?變化嘛!如果你是當事人,你還真不能想不通。
還是前邊的話,無論是專家還是學者,都不能替潘金蓮翻案,也不能替潘銀蓮翻案。這是鐵案,翻不了!殺人就得償命。武大郎長得再不好看,張造反再是獨眼龍,再是一臉大麻子,也是人命啊,不能說殺了就殺了。這里邊與憐香惜玉不惜玉的搭不上界。
如果我們站在文化觀念上去分析這件事兒,潘金蓮之所以這么熱鬧,與后來的文人有關。女人嘛,歷來被文人所關注。自古以來,文人這行當總是男人多。男人嘛,總是好色。這話不好聽,確是實際事兒《還是那句老話,中國四大名著,無論是《三國演義》、《水滸傳》,還是《西游記》,為什么關注視點不如《紅樓夢》多呢?說白了,文學藝術的品位倒在其次,最終原因,也就是《紅樓夢》講了女人,這一個心知肚明的原因,歷來是說不到桌面上去的。
再講一個當代的故事,這個女主角不似潘金蓮,也不像潘銀蓮。上邊這兩位都沒有什么文化,屬于法盲的水平,做出了不守法的事情來下邊這位女性,可是一位知識女性,是有文化的女子,大學畢業,學士學位,姑且叫她“潘銅蓮”吧。
話說潘銅蓮,長得漂亮,再說句文詞兒:她差那么一點兒就能沉魚落雁了。在大學里當然就是校花一級的人物,屁股后邊一群追求她的粉絲,獻花啊,送生日蛋糕啊,常有的事兒。可是潘銅蓮不喜歡他們,潘銅蓮有了“師生戀”,她愛上了一位副校長,這位副校長給潘銅蓮講過課。也不知道潘銅蓮是愛上副校長的身體,還是愛上了副校長的職位。這位副校長那年已經五十歲了,長得跟宋江似的,又黑又胖,知道潘銅蓮愛上他了,美得鼻涕泡兒都出來了。老牛吃嫩草啊,千年等一回啊,就趕緊回家鬧離婚。哪容易離啊,折騰了一年多,才焦頭爛額地離了。潘銅蓮也畢業了,因為跟副校長的婚姻關系,潘銅蓮就風風光光地留校了。這位副校長也真是的,他就不掂量掂量,你什么歲數了,當人家爹的歲數,就敢入洞房?就敢花燭夜?這種差距會有什么后果呢?俗話講:人無千日好。大概就是指男女之間這種事情。還不到千日呢,也就是一年之后,這樁婚姻的后果就出來了。潘銅蓮又愛上了一個小白臉,這里也別提名字了,姑且稱他為“西三”先生吧。
這位西三先生也不簡單,是剛剛畢業的博士后,被當人才引進到了這所大學,據說就要當副校長。西三先生牛氣哄哄的,就把潘銅蓮迷住了。哎呀,這才應該是我心中的白馬王子呢!一來二去,不經副校長本人同意,西三先生與潘銅蓮女士就聯袂合作,給副校長戴上了一頂綠帽子。可是露水夫妻永遠不好做,即使在風氣開化的今天,因為當事人永遠是第一個持否決票的。這對男女的茍合之事,很快就事發了,他們被已經察覺出蛛絲馬跡的副校長堵在了床上。隨著這樁婚外戀情的曝光,西三先生的副校長美夢也告吹了。
面對妻子紅杏出墻,中國男人似乎自古就很笨拙,沒有什么更好的解決辦法。或者沖冠一怒,拔刀相向,鬧出人命官司來;或者甘當縮頭烏龜,忍氣吞聲,成了旁人的笑柄。這兩者都很尷尬。我們似乎永遠不會像西方男人那般大度,微笑著說聲“拜拜”,拍拍屁股走開。近年西風漸勁,和平協議分手的似乎多了些,卻也是不成氣候。中國人還是講“打”離婚,“鬧”離婚。俗話講,不打不鬧,那叫離婚嗎?
于是,副校長跟潘銅蓮打成了一鍋粥。潘銅蓮就起訴到了法院,要求離婚。按說,到了這一步,事情也就差不多見著光亮兒了,西三和潘銅蓮也就要熬出頭兒了。可是,副校長堅決不肯離婚的態度惹惱了西三和潘銅蓮。說起來也真是慘劇,兩個人竟在一個夜里,以潘銅蓮認錯為名將副校長哄騙到樹林里,二人將副校長活活掐死了。
結果就不用說了,潘銅蓮與西三都被法辦了。可是大學里竟然有了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西三和潘銅蓮太惡毒了,做下這等狠毒的事情,死上十回都應該;第二種觀點,很是同情潘銅蓮和西三,認為他們是天生的一對兒,副校長老牛吃嫩草,自找倒霉。甚至還有人嘆息:可惜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了。這叫什么話?無論如何,潘銅蓮是不應該向副校長下毒手的,一夜夫妻百日恩,你難道一點兒也不手軟嗎?往日的恩愛哪兒去了?用老百姓的話說,潘銅蓮是不是跟上鬼了,身不由己了?
寫到這里,應該有一個結論:無論如何,在婚姻問題上,男女應該是平等的。在婦女早已經翻身的今天,女人們不可以再打著婦女翻身的旗號干出違法的事情,更不可以做出殺人害命的勾當。潘金蓮也罷,潘銀蓮、潘銅蓮也罷,是根本不值得同情的。最近還看過一部《紅蜘蛛》的電視片子,講得全是女性殺人犯罪。那些同情潘金蓮、潘銀蓮、潘銅蓮的人們,可以去看一看,你們應該知道了,那些如花似玉、沉魚落雁的女子們,殺起人來一點兒也不比男人們手軟你們還敢說同情二字嗎?談歌相信,你們不敢!
警揭哦!一味憐花惜玉的社會情緒,會縱容和助長女性犯罪!當今女性犯罪率呈上升趨勢,至少有這個原因。女性啊,自重!
上一篇:劉姥爺和劉姥姥誰更聰明
下一篇:西門慶與東門慶、南門慶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