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感人的約瑟》原文與賞析
《舊約·創世記》第42—45章
雅各見埃及有糧,就對兒子們說:“你們為什么彼此觀望呢?我聽見埃及有糧,你們可以到那里為我們糴些來,使我們可以存活,不至于死。”于是約瑟的十個哥哥都到埃及糴糧去了。但約瑟的兄弟便雅憫,雅各沒有打發他和哥哥們同去,因為雅各恐怕他遭害。當時治理埃及的是約瑟,糶糧給人們的就是他。約瑟的哥哥們來了,臉伏于地,向他下拜。約瑟看見他哥哥們,就認出了他們,卻裝作生人,向他們說些嚴厲的話,問道:“你們從哪里來?”他們說:“我們從迦南地來糴糧。”約瑟認得他哥哥們,他們卻不認得他。約瑟想起從前所做的那兩個夢,就對他們說:“你們是奸細,來窺探這里的虛實。”他們說:“我主啊!不是的,仆人們是糴糧來的,我們都是一個人的兒子,是誠實人,仆人們并不是奸細。”約瑟說:“不然,你們必是窺探這里的虛實來的。”他們說:“仆人們本是弟兄十二人,是迦南地一個人的兒子,頂小的現今在我們的父親那里,有一個沒有了。”約瑟說: “我才說你們是奸細,這話實在不錯,我指著法老的性命起誓,若是你們的小兄弟,不到這里來,你們就不得出這地方,這樣就可以把你們驗證出來了。須要打發你們中間一個人去,把你們的兄弟帶來,至于你們,都要囚在這里,好驗證你們的話真不真,若不真,我指著法老的性命起誓,你們一定是奸細。”于是約瑟把他們都下在監里。
到第三天,約瑟對他們說:“我是敬畏上帝的,你們照我的話辦,就可以存活。你們如果是誠實人,可以留你們中間的一個人囚在監里,但你們可以帶著糧食回去,救你們家里的饑荒。把你們的小兄弟帶到我這里來,如此,你們的話便有證據,你們也不至于死。”他們就照此而行。他們彼此說:“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里的愁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流便說: “我豈不是對你們說過,不可傷害那孩子嗎?只是你們不肯聽,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們追討。”他們不知道約瑟聽得出來,因為在他們中間用翻譯傳話。約瑟轉身退去,哭了一場。又回來對他們說話,就從他們中間挑出西緬來,在他們眼前把他捆綁上。約瑟吩咐人把糧食裝滿他們的器具,把各人的銀子歸還在各人的口袋里,又給他們路上用的食物。
他們就把糧食馱在驢上,離開那里去了。到了住宿的地方,他們中間有一個人打開口袋,要拿料喂驢,才看見自己的銀子仍在口袋里。就對弟兄們說:“我的銀子歸還了,看哪,仍在我口袋里。”他們就提心吊膽,戰戰兢兢地彼此說:“這是上帝向我們做什么呢?”他們來到迦南地他們的父親雅各那里,將所遭遇的事都告訴他,說:“那地的主人對我們說嚴厲的話,把我們當作窺探那地的奸細。我們對他說,我們是誠實人,并不是奸細。我們本是弟兄十二人,都是一個父親的兒子,有一個沒有了,頂小的如今同我們的父親在迦南。那地的主人對我們說:‘若要我知道你們是誠實人,可以留下你們中間的一個人在我這里,你們可以帶著糧食回去,救你們家里的饑荒。把你們的小兄弟帶到我這里來,我便知道你們不是奸細,乃是誠實人。這樣,我就把你們的弟兄交給你們,你們也可以在這里做買賣。’”
后來他們倒口袋,不料各人的銀包都在口袋里,他們和父親看見銀包就都害怕。雅各對他們說:“你們使我喪失我的兒子。約瑟沒有了,西緬也沒有了,你們又要將便雅憫帶去,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了。”流便對他父親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你,你可以殺我的兩個兒子,只管把他交在我手里,我必帶他回來交給你。”雅各說:“我的兒子不能與你們一同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路上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發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
那地方的饑荒極大。他們從埃及帶來的糧食吃盡了,父親就對他們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猶大對他說:“那人諄諄告誡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你若打發我們的兄弟與我們同去,我們就去給你糴糧。你若不打發他去,我們就不去,因為那人對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以色列說:“你們為什么這樣害我,告訴那人你們還有兄弟呢?”他們回答說:“那人詳細問到我們和我們的親屬,說,你們的父親還在么?你們還有兄弟么?我們就按著他所問的告訴他,哪知道他說,必須把你們的兄弟帶來呢?”猶大又對他父親以色列說:“你打發童子與我同去,我們就起身下去,好叫我們和你,并我們的婦人孩子,都得存活,不至于死。我為他做保,你可以從我手中追討,我若不帶他回來交在你面前,我情愿永遠擔罪。我們若沒有耽擱,如今第二次都回來了。”以色列說: “若必須如此,你們就這樣辦吧,可將這地方土產中最好的乳香、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都取一點收在器具里,帶去送給那人做禮物。還要加倍地帶銀子,并將歸還你們的銀子,仍帶在手里,那或者是錯了。也帶著你們的兄弟,起身去見那人。但愿全能的上帝使你們在那人面前受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于是他們拿著禮物,又加倍地帶銀子,并且帶著便雅憫,起身到埃及去了。
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家宰說:“將這些人領到屋里,要宰殺牲畜,預備筵席,因為晌午這些人同我吃飯。”家宰就遵照約瑟的命令去辦,領他們進了約瑟的屋里。他們因為被領到約瑟的屋里,就害怕,說: “領我們到這里來,必是因為頭次歸還在我們口袋里的銀子,找我們的過錯,下手害我們,強使我們為奴仆,搶奪我們的驢。”他們就挨近約瑟的家宰,在屋門口和他說話: “我主啊!我們頭次來實在是要糴糧。后來到了住宿的地方,我們打開口袋,不料各人的銀子分量足數,仍在各人的口袋內,現在我們又帶回來了。另外又帶了銀子來糴糧,不知道先前是誰把銀子放在我們的口袋里。”家宰說:“你們可以放心,不要害怕,是你們的上帝,和你們父親的上帝,賜給你們財寶在你們的口袋里。你們的銀子我早已收了。”他就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家宰給他們打水洗腳,又給他們草料喂驢。他們就預備禮物,等候約瑟晌午來,因為他們聽見要在那里吃飯。
約瑟來到家里,他們就把禮物拿進屋去給他,又俯伏在地向他下拜。約瑟問他們好,又問:“你們的父親,就是你們所說的那老人家平安嗎?他還在嗎?”他們回答說:“你仆人我們的父親平安,他還在。”于是他們低頭下拜。約瑟舉目看見他同母的兄弟便雅憫,就說:“你們向我所說那頂小的兄弟,就是這位嗎?”又說:“小兒啊,愿上帝賜恩給你!”約瑟愛弟之情發動,就急忙尋找可哭之地,進入自己的屋里,哭了一場。他洗了臉出來,勉強隱忍,吩咐人擺飯。他們就為約瑟單擺了一席,為那些人又擺了一席,也為和約瑟同吃飯的埃及人另擺了一席。因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吃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約瑟使眾弟兄在他面前排列座席,都按著長幼的次序。眾弟兄就彼此詫異。約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出來,送給他們。但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他們就飲酒,和約瑟一同宴樂。
約瑟吩咐家宰說:“把糧食裝滿這些人的口袋,盡著他們的驢所能馱的;再把各人的銀子放在各人的口袋里。并將我的銀杯,和那少年人糴糧的銀子,一同裝在他的口袋里。”家宰就照約瑟的話做了。天一亮就打發那些人帶著驢走了。他們出城走了不遠,約瑟對家宰說:“起來追那些人去,追上了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么以惡報善呢?這不是我主人飲酒的杯嗎?這不是他占卜用的嗎?你們這樣干是作惡了。’”家宰追上他們,將這些話對他們說了。他們回答說:“我主為什么說這樣的話呢?你仆人斷不能做這樣的事。你看,我們從前在口袋里所見的銀子,尚且從迦南地帶來還你,我們怎能從你主人家里偷竊金銀呢?在你仆人中,無論在誰那里搜出來,就叫他死,我們也做我主的奴仆。”家宰說:“現在就照你們的話行吧!在誰那里搜出來,誰就作我的奴仆,其余的都沒有罪。”于是他們各人急忙把口袋卸在地下,各人打開口袋。家宰就搜查,從年長的起,到年幼的為止,那杯竟在便雅憫的口袋里搜出來。他們非常悲痛,撕衣捶胸。于是,各人把馱子抬在驢上,返回埃及京城去了。
猶大和他弟兄們來到約瑟的屋中,約瑟還在那里,他們就在他面前俯伏于地。約瑟對他們說:“你們做的是什么事呢?你們難道不知像我這樣的人必能占卜嗎?”猶大說:“我們對我主說什么呢?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們怎能自己表白出來呢?上帝已經查出仆人的罪孽了。我們與那個在他手中搜出杯來的人都是我主的奴仆。”約瑟說:“我斷不能這樣行,在誰的手中搜出杯來,誰就做我的奴仆。至于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回你們父親那里去。”
猶大挨近他說:“我主啊!求你容仆人說一句話給我主聽,不要向仆人發烈怒,因為你如同法老一樣。我主曾問仆人們說,你們有父親有兄弟沒有?我們對我主說,我們有父親,已經年老,還有他老年時生的一個小孩子,他哥哥死了,他母親只撇下他一人,他父親疼愛他。你對仆人說,把他帶到我這里來,叫我親眼看看他。我們對我主說,童子不能離開他父親,若是離開,他父親必死。你對仆人說,你們的小兄弟若不與你們一同下來,你們就不得再見我的面。我們到我們父親那里,就把我主的話告訴了他。我們的父親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我們就說,我們不能去,我們的小兄弟若和我們同往,我們就可以去,因為小兄弟若不與我們同往,我們必不得見那人的面。你仆人我父親對我們說:‘你們知道我的妻子給我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離開我出去了。他必是被撕碎了,直到如今我也沒有見他。現在你們又要把這個帶去,倘若他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發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如今我回到你仆人我父親那里,若沒有童子與我們同在,我們的父親見沒有童子,他就必死。這樣,我們使你仆人、我們的父親,白發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因為仆人曾向我父親為這童子做保,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父親,我便在父親面前永遠擔罪。現在求你容仆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仆,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回去。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回去見我父親呢?恐怕我看見災禍臨到我父親身上。”
約瑟在左右站著的人面前,情不自禁,吩咐一聲說:“人都要離開我出去。”約瑟和弟兄們相認的時候,并沒有一人站在他面前。他就放聲大哭,埃及人和法老家中的人,都聽見了。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是約瑟,我的父親還在嗎?”他弟兄不能回答,因為在他面前都驚惶不已。約瑟又對他弟兄們說:“請你們近前來。”他們就近前來。他說:“我是你們的兄弟約瑟,就是被你們賣到埃及的。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里,自憂自恨,這是上帝差我在你們以前來,為的是要保全生命。現在這地方的饑荒已經二年了,還有五年不能耕種,不能收成。上帝差我在你們以前來,為的是給你們存留余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里來的不是你們,而是上帝,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做他全家的主,并埃及全地的宰相。你們要趕緊回到父親那里,對他說: ‘你兒子約瑟這樣說: 上帝使我作了全埃及的主,請你到我這里來,不要耽延。你和你的兒子、孫子,連牛群、羊群,并一切所有的,都可以住在歌珊地,與我相近。我要在那里奉養你。因為還有五年的饑荒,免得你和你的眷屬,并一切所有的,都敗落了。’況且你們和我兄弟便雅憫,都看見是我親口對你們說話。你們也要將我在埃及一切的榮耀,和你們所看見的事,都告訴父親,要趕緊將父親搬到這里來。”于是約瑟伏在他兄弟便雅憫的頸項上哭,便雅憫也在他的頸項上哭。他又與眾弟兄親嘴,抱著他們哭,隨后他弟兄們就和他說話。
這風聲傳到法老的宮里,說: “約瑟的弟兄們來了。”法老和他的臣仆都很歡喜。法老對約瑟說:“你吩咐你的弟兄們叫他們把馱子抬在牲口上,起身往迦南地去,將你們的父親和你們的眷屬,都搬到我這里來,我要把埃及地的美物賜給你們,你們也要吃這地肥美的出產。現在我吩咐你們要這樣辦,從埃及帶著車輛去,把你們的孩子和妻子,并你們的父親都搬來。你們不要愛惜你們的家具,因為埃及全地的美物,都是你們的。”
以色列的兒子們就照此而行,約瑟照著法老的吩咐給他們車輛和路上用的食物,又給他們各人一套衣服,惟獨給便雅憫三百銀子,五套衣服。送給他父親公驢十匹,馱著埃及的美物,母驢十匹,馱著糧食、餅和菜,為他父親路上用。于是約瑟打發他弟兄們回去,又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在路上相爭。”他們從埃及回到迦南地他們的父親雅各那里。告訴他說:“約瑟還在,并且做了埃及的宰相。”雅各心里冰涼,因為不信他們。他們便將約瑟對他們說的一切話,都告訴了他。他們父親雅各,又看見約瑟打發來接他的車輛,心就蘇醒了。以色列說: “罷了!罷了!我的兒子約瑟還在,趁我未死以前,我要去見他一面。”
本篇是記載有關約瑟傳說的一部分。從第37章開始,敘述了約瑟從一個奴隸,經過艱辛曲折,依靠自己的聰明、智慧和治理國家的才能,利用同為閃族的喜克索斯人統治埃及的有利時機,登上了埃及丞相的寶座。本篇記錄了約瑟與兄弟們相認的故事,是一篇文學色彩極濃的典型民間傳說,情節緊張,表現了約瑟虛懷若谷、寬宥、敦厚、善良,并帶有幾分狡詐的復雜的性格,反映人類追求和睦友情的愿望,洋溢著童話般迷人的魅力。在3000多年廣泛流傳的過程中,約瑟的形象打動了許多人。約瑟的故事也成為世界文學中的瑰寶。
約瑟的故事是《創世記》中最后一部分。在古代以色列人的歷史中,約瑟是一個承前啟后的人物。他的祖先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三位族長為尋找生存的樂土,不斷地遷徙。以撒帶領古希伯來人進入迦南地區后,雖經以撒和雅各兩代人百余年的奮力掙扎,仍未能擺脫貧困和饑餓的境地,迦南地區也變得貧瘠了,以色列人面臨被大自然吞噬的危險。正是擔任了埃及丞相的約瑟,運用手中的權利,將富饒的歌珊地區劃歸自己的家族,才使以色列人順利進入埃及定居,把以色列民族從死亡線上拯救出來,從此,以色列民族進入蓬勃發展的階段。約瑟使以色列的歷史產生了重要的轉折。當然,真正把以色列人團結起來,建立自己獨立國家的是摩西——以色列人的民族英雄和開國元勛,但約瑟的文學形象幾千年來卻長留于人們的心中。
本篇藝術上的成功首先是產生眾多的懸念,使故事情節緊張曲折,內容生動,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其次,刻畫了約瑟豐滿的性格世界,引起人們的共鳴; 第三,圍繞約瑟塑造一些人物,起到了眾星捧月的效果。
本篇最大限度地運用了懸念——這個聽眾和讀者對故事發展和人物命運關切的心理活動—— 的手法。一方面懸念一個接一個地產生,使讀者始終處于緊張狀態; 另一方面,把讀者的懸念與作品中人物的懸念交匯在一起,使兩者更密切地聯系著,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從雅各的十個兒子到埃及糴糧開始,第一個懸念就產生了,約瑟將他們作為 “窺探虛實” 的奸細抓了起來,約瑟,這個以前的囚犯,會讓兄長們也飽受黑牢之苦嗎? 當約瑟聽到兄長們對曾經迫害過自己而懺悔后,大哭了一場。約瑟的憐憫之心會化解心中的怨恨嗎? 這是第二個懸念。約瑟釋放了九個哥哥,只留下西緬為人質,要求他們帶著自己一母同胞弟弟便雅憫來埃及,才能釋放西緬。于是有了第三個懸念——約瑟要干什么呢?雅各聽了兒子們的陳述,堅決不同意將便雅憫送到埃及。約瑟與家庭化解前隙是否會成為泡影,西緬的命運將會如何?第四個懸念開始了。多虧從埃及帶回的糧食并不能維持多久,面臨全族餓死的絕境,雅各不得不讓兒子們帶便雅憫二去埃及。約瑟這次設宴招待了他們,并給了足夠的糧食,正當人們為約瑟寬宥的胸懷,為他們兄弟和解高興的時候,約瑟卻讓家宰將一只銀杯放進便雅憫的口袋,約瑟想干什么?約瑟是個搞陰謀的小人嗎?第五個懸念。家宰帶人追上了兄弟們,搜出了銀杯,提出要帶回便雅憫一個人,這十位哥哥是否會像多年前時待約瑟一樣對待最小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呢?第六個懸念很自然地產生了。十個哥哥站在法官約瑟前面,以出色的表現經受住了這次考試。兄長們的陳詞能感動約瑟嗎?高官厚祿的約瑟會認這樣貧究的兄長嗎?這是最后的懸念。故事以大團圓結束,約瑟不僅拋棄了往昔的嫉妒和仇恨,并把富饒的歌珊地區給了以色列人。在故事的整個過程中,約瑟的兄長們始終被懸念折磨著,被百思不解和萬分憂慮困惑著,讀者的心和作品里人物的心溝通了。如果沒有懸念,約瑟第一次與兄長見面時就安排兄長們做一番真正的懺悔,約瑟立刻就與他們和好如初,這也是一個故事,卻是多么平淡乏味的故事。
可以設想,年輕的以色列人夜晚圍坐在高原的篝火旁,聽老人講著祖先約瑟的故事,曲折的情節吸引著聽眾,青年人牢牢地記住了。到他們老了,又會向后代們講述,不斷加上自己的理解,補充上自己的體會。民間傳說就是這樣形成了。平淡的故事不會流傳下來。約瑟的故事是傳說中的佼佼者。
民間傳說幾乎都以故事見長,像此篇用工筆重彩描繪約瑟豐富的性格,著力開掘約瑟的深層內心世界的作品較為少見。前面幾章的約瑟是圣人,此篇表現了他普通人的一面。從約瑟與兄長初次見面,可以看出他對兄長沒有什么感情,只是聽到年邁的父親和親弟弟的消息,才喚起了對故鄉和親人的眷戀之情。但約瑟老練成熟,并不為感情所動,他要親眼見到弟弟便雅憫,才能做出決定,他使用了扣留人質的辦法,以達到其目的。當他第一次聽到哥哥們對賣掉自己的懺悔之后,像常人一樣,把壓在心頭多年的委屈化作一場淚雨,表現了主人公感情上的一種宣泄。第二次兄弟相見,對約瑟的復雜性格表現得更加充分。他宴請兄弟們,可給了便雅憫多五倍的食物,這反常的作法,反映了約瑟的復雜心情,有對弟弟的愛;有對不公正對待過自己的哥哥們的報復;還有對哥哥們的試探和挑釁。約瑟不輕易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同胞,為了考驗兄長,他留下了一道殘忍的試題——犧牲弟弟,還是自己成為奴隸——供選擇。只是在兄長們被逼得發出肺腑之言后,他才完全真摯地寬恕了他們。此時激動的約瑟仍保持著高度的自制力,他讓左右家人退出后,才放聲大哭,與兄長抱頭相認,讓壓在心頭未能泯滅的愛盡情迸發出來。整個故事中,約瑟始終處于矛盾沖突的主導地位,他復雜的性格并不是隨意杜撰的,而是合乎情理的。艱難生活的磨練,豐富的閱歷,多年治國的實踐,使他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培養出敏銳的觀察力、自制力和長于思考的習慣,他身上有善良、敦厚、寬宥的一面,也有工于心計、殘酷的一面。他多次把兄弟玩于股上,他時而聲色俱厲,時而無動于衷,時而又熱情奔放。本篇中故事曲折的情節和約瑟性格的復雜交織在一起,相互襯托,相映爭輝。
最后,談一談本篇中次要人物的塑造。這些人物著墨不多,但以簡馭繁,勾勒出了他們的性格特征。本篇安排了猶大慷慨陳辭的一段發言:“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如今我回到你仆人我父親那里,若沒有童子與我們同在,我們的父親見沒有童子,他就必死。……現在求你容仆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仆,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回去,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回去見我父親呢?恐怕我看見災禍臨到我父親身上。”你能不為這番富于獻身的激昂的發言所感動嗎?你能相信這個猶大和卑鄙地出賣約瑟的猶大是一個人嗎? 正是這種力量才打消了約瑟最后的疑惑。
長子流便也有一段對話。當雅各不同意便雅憫去埃及時,一貫懦弱服從的流便站出來,據理力爭道: “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你,你可以殺我的兩個兒子,只管把他交在我手里,我必帶他回來交給你。”一股未來族長的豪氣,充滿了自信。這與當時毫無威信,眼睜睜地看著約瑟被賣掉而束手無策的流便形成鮮明的對照。
暮年的雅各在故事中也留下重重的一筆。面臨約瑟扣留西緬的局面,他堅決不同意便雅憫去埃及,寧可犧牲西緬。充分反映了老年的心理特征,充滿對年輕時寵愛妻子拉結的懷念(便雅憫是拉結的兒子),也知道自己再也經受不住老年喪子這人生不幸的打擊了。這時的雅各哪里還有當年爭奪長子權,與天神角斗的影子,留下的是一個凄慘可悲、毫無進取的雅各。
這三個人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性格的變化,生活在磨礪人,也在磨滅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完善自己。作品選擇這三個人做次要人物是很有用意的,它使整個故事更加充實,情節更加完整。
由于這一著名的故事,在西方,“埃及之糧” 成為 “豐饒富饒” 的同義語,由于約瑟給其弟弟便雅憫的禮物遠遠高出其他哥哥,“便雅憫的份兒”成為“最大份額”的代名詞。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悟禪詩寄胡杲》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小說、戲劇·慧達》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