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我注意它孤立地站在小小的海岬上,
注意它怎樣勘測周圍的茫??仗?,
它射出了絲,絲,絲,從它自己之中,
不斷地從紗錠放絲,不倦地加快速率。
而你——我的心靈啊,你站在何處,
被包圍、被孤立在無限空間的海洋里,
不停地沉思、探險、投射、尋求可以連結的地方,
直到架起你需要的橋,直到下定你韌性的錨,
直到你拋出的游絲抓住了某處,我的心靈??!
(飛白譯)
【賞析】
惠特曼的思想十分龐雜,但從思想淵源上看,他明顯受到愛默生的超驗主義哲學的深刻影響,但是他又并不對愛默生亦步亦趨,而有其獨到之處。愛默生著重“探討天性”,而惠特曼則從腳邊片片小草去認識天和人的關系;愛默生認為人的性靈重在天性的修剪,重視紀律與規范,而惠特曼則認為人的性靈與天性本是一體,時間上,他與永恒共,空間上,他與萬物齊。他的自我之歌就是人類之歌、宇宙之歌。上面這首詩就旨在說明人的心靈與自然在冥冥中相融相通的奇妙狀態。詩人通過觀察蜘蛛如何在沉默中以其微妙的方式,耐心地吐絲結網以期與身外的自然界接觸,進而聯想到自己的心靈也必定以同樣的方式構成與外部現實的聯系,達到與宇宙萬物認同的境地。
這首詩的結構是平行安排的,詩的前后兩段都含有相關的意象和相似的句子結構,用于蜘蛛的意象同樣能轉用于心靈方面。蜘蛛獨立于“小小海岬”上,心靈也是同樣孤立無援;(此處的“小小海岬”指蜘蛛所攀附的一段小樹枝,樹枝突出在空氣中,猶如海岬突出在海洋之中,蜘蛛——探險家正要從這里開始他的哥倫布的航程。)蜘蛛“勘測周圍的茫茫空虛”,心靈也同樣為周圍無限的空間所包圍;蜘蛛“不斷地”“射出了絲,絲,絲”,心靈也同樣“不停地沉思、探索、投射、尋求”與外界的聯系。這里,詩人連續使用了四個進行時態的動詞與前面重復了三次的“絲,絲,絲”形成映照,生動地刻畫出了蜘蛛與心靈共有的不懈探索精神。該詩前后兩段中的意象和句子結構就是這般前呼后應,相摩相蕩,使人從蜘蛛吐絲結網中,體悟到心靈與自然互相依存,永不休止的相通的超驗哲理。
(李力)
上一篇:《一位黑人姑娘之歌 [美國]休斯》讀后感
下一篇:一天我想起……(葡萄牙十四行詩之一) [英國]伊·巴·勃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