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深沉浸在憂愁里,
三個孩子在她身邊玩,
他們又吵鬧,又淘氣,
她卻在沉思中悄悄喟嘆:
“不幸的孩子,何必來人間?
你們一踏上正直的道路,
就逃不脫厄運和災禍!”
苦難的母親,別為他們哭,
別用哀傷遮暗他們的歡樂!
只須從小就告訴他們:
在這樣的年代,這樣的世紀,
什么也比不上荊冠美麗,
荊冠是最值得追求的目的……
(飛白譯)
【賞析】
人們總說世間最偉大的愛是母愛,在這種愛里,只有付出,沒有保留;只有關懷,沒有嫉妒,無時無刻,銘心刻骨。但涅克拉索夫這首詩中的母親卻有著雙重的含義: 作為三個孩子的慈母,她擔憂著孩子們未來的命運,而作為俄羅斯人民之母,她的焦慮卻維系著整個國家的前途。涅克拉索夫曾在長詩《誰在俄羅斯能過好日子》中寫道:“你又貧窮,你又富饒,你又強大,你又衰弱,俄羅斯母親!”俄羅斯的人民在苦難深重的歷史上曾遭受種種“災禍和厄運”,尤其是涅克拉索夫所處時代的沙皇統治曾扼殺了無數優秀青年的才華和生命,而千百萬農民在長期的物質壓迫和精神奴役下,一方面“積下了無數的仇恨、憤怒和拼命的決心”,另一方面,又習慣于“用很不自覺的、宗法式的,宗教狂的態度”來對待社會問題(列寧語)。涅克拉索夫的這首詩正是懷著對俄羅斯母親的充分理解和滿腔同情,呼喚她們不必哭泣和祈禱,無需傷感和憂慮,應該鼓勵自己的孩子們去追求那最美麗、最值得追求的“荊棘的冠冕”。全詩寓意深刻,語詞精練,詩人關注社會的獨特憂思和期待尤其深切感人。
(潘一禾)
上一篇:《死者的雨 [德國]胡赫爾》讀后感
下一篇:《母親 [危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