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崎嶇的道路,我來到一處地方,
我不能從那里離開,因為害怕驚慌,
如果我試圖移動一步,
就會被揪住頭發拽回原來的地方,
但我是那樣的人,即使死亡近在身旁,
我仍然從我的生活中尋求新的忠告;
不論是出于惡習,或是由于我的命中注定,
我知道最好的,對最壞的也表示贊賞。
而且我那短暫的時光,
我那歲月從一開始到中年時期
都選錯了的方向,
我并不與之頑抗的愛好偏向,
和終將結束一切苦難的必然死亡,
都使我不著意去尋找補救措施來幫忙。
(張清瑤譯)
【賞析】
加爾西拉索在西班牙文藝復興期間最先突破了古老的詩歌傳統,發現了新的意大利音韻,為當時西班牙詩壇作出了革命性貢獻。加爾西拉索的抒情詩創作中,主要成就是愛情主題的十四行詩,盡管是愛情主題,但富有哲理,風格清新優美,樸質自然。
這首簡練通達的十四行詩,情感冷靜但卻真切飽滿,語勢和緩然而曲折傷懷,充分體現了詩人帶有悲觀主義色彩的命運觀。在第一節,我們就感受到了一種無可奈何的絕望。詩中的“我”努力地追求,最后卻被圈在一隅既定的狀況或是境遇中,無可逃離。不是不想,而是不但不能逃離,反而有著隨時被“揪住頭發”拽回原地的驚慌。這種境遇可以是一段錯誤卻無法回頭的愛情,可以是某種走不出的陰影,解不開的情緒……總之,是痛苦的,是強大而不可戰勝的。第五行,從“但我是那樣的人”,轉而表明了自己不抱怨不反抗只順應這逆境而繼續生活的態度。一切隨遇而安。不管是因為命運的安置,還是他的“惡習”也即性格所致?;蛘咚X得這兩者其實是沒有什么根本區別的。或者,早在幾百年前,就出現了朦朧的性格決定論的命運觀。在最后一節,詩人不是再一次地提到了“我并不與之頑抗的愛好偏向”,還有,除了人的性格,又會是什么決定了“我那歲月從一開始到中年時期/都選錯了的方向”?
此外,這首詩也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強烈的死亡意識。在他認為,死亡不僅是必然的,還是對生的“一切苦難”的結束。這種似乎通透的生死觀,和他上面類似于宿命論的命運觀,使得詩人仿佛具有一種“知道最好”,“對最壞的也表示贊賞”的豁達的人生智慧,當然更有“不著意去尋找補救措施”,準備對痛苦和不幸順應求安的悲觀心態。
(蔡瑋)
上一篇:《贈別·薩?!纷x后感|賞析
下一篇:《起來,給我出去把門閂上·民間謠曲》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