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啊,我的夜鶯,
歌聲嘹亮的夜鶯!
你飛向何方,飛向何方?
你整夜在哪兒放聲歌唱?
誰會像我這般癡情,
徹夜難眠,不合眼睛,
眼淚如泉水一般流淌,
傾聽著你的歌唱?
飛走吧,我的夜鶯,
哪怕你飛得無蹤無影,
飛向那藍色的海洋,
或者飛向異國他鄉;
無論你飛到哪里,
是鄉村或是城市,
你都無法兒找到
有誰比我更加苦惱。
在我的年輕的胸部
曾有一顆寶貴的珍珠;
在我的年輕的手上
曾有一枚戒指閃著金光,
在我的年輕的心頭
曾有一個親愛的朋友。
可是在一個秋季的白天,
胸部的珍珠失去光艷;
在一個冬天的夜晚,
手上的戒指突然裂斷,
猶如今年這個春天
心上人已對我厭倦。
(吳笛譯)
【賞析】
在《夜鶯,我的夜鶯》中,夜鶯似乎是詩人傾訴衷情的對象,但同時夜鶯這一形象因為它歌聲的嘹亮和自由飛翔的特性,寄托了詩人的某種向往:“誰會像我這般癡情,/……傾聽著你的歌唱?”這也是一種認同的強調,詩人以夜鶯自喻,他在奮飛歌唱,卻無人傾聽。他只能跟夜鶯說:“飛走吧”,飛向異國他鄉,或飛得無蹤無影,這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勸喻。但詩人對自己祖國的失望是與愛糾結在一起的,所以,即便能夠飛離,內心卻排遣不去苦惱,苦惱還可能更深了。所以詩人此處不惜以夸張的筆法表達內心的憂傷: 在這一段落的表達中,夜鶯飛翔的廣闊度與作者所描述的內心苦惱程度成正比,從而引起了讀者的期待,也導引出詩歌的后半部分對這種感傷由來的書寫。
作者在隨后用了三個比喻,以“珍珠”、“戒指”、“朋友”喻示曾經擁有的珍貴,以及終于失去心上人的那種“戒指突然裂斷”的痛苦和“珍珠失去光艷”的黯然神傷。這一部分是全詩抒情的精彩所在,三個意象最后都指向曾經的愛情,它們或者失去光艷,或者斷裂,或者對自己厭倦,這種失落感就是那只夜鶯即使高飛也無從排解的苦惱。
俄羅斯歌謠大都有著哀歌式的基調,或表達命運的不定,感嘆四時的遷移,或哀傷情感的失落等。《夜鶯,我的夜鶯》的特點在于一開始并不直接描寫傷感的原因,造成一種書寫的懸念,直到詩的結尾才水到渠成地點明。而詩人對夜鶯的描寫可以說是全詩中最精彩的,尤其“飛走吧,我的夜鶯,/哪怕你飛得無蹤無影”這一段,它拓展了詩歌在原主題之外的含義,使夜鶯的形象不僅具有引領的作用。杰爾維格認為靈感是在瞬間出現的,這首詩中夜鶯形象的出現只能認為源自某種靈感。
杰爾維格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文學事業,可以說是俄國最早的職業作家之一。他在詩歌創作上有鮮明的個性,是他把十四行詩引進俄羅斯詩歌中的。他主張模仿民歌,學習運用民歌的表現手法。他的三首仿民歌的作品《俄羅斯歌謠》流傳甚廣,《夜鶯,我的夜鶯》(1820)就是其中一首(另外兩首是《小鳥兒歌唱,歌唱》和《不是秋天的小小雨滴》)。我們誦讀《夜鶯,我的夜鶯》,能夠領略到詩句的節奏非常清晰,詩里數處運用了對稱的排比,這種接近民歌體的手法,使之易于譜曲歌唱。
(南野)
上一篇:《夜鶯 [英國]阿諾德》讀后感
下一篇:《夜鶯頌 [英國]濟慈·1819年5月》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