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一塊石頭上,
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
胳膊肘兒撐在腿上面,
下巴和半邊臉
緊貼在手掌里。
我就這樣冥想苦思:
怎樣能在世界上生存。
我想不出有什么竅門,
能夠獲得三件至寶,
不會把任何一件丟掉。
前兩件是名譽和財產(chǎn),
二者常常互相摧殘;
第三件是天主的恩寵,
這比前兩件還要貴重。
我想把三者放進一個容器,
可惜卻沒有任何法子,
能把財產(chǎn)和俗世的名譽
以及天主的恩寵全都
一起納入一個心中。
一切道路都阻塞不通,
不忠不義在暗中隱藏,
強權(quán)橫行在大街之上,
和平和正義傷勢危險,
這兩者不恢復(fù),三寶就難保安全。
(錢春綺譯)
注釋:
和平和正義: 這是德意志皇帝加冕時的誓言。
【賞析】
“德國近代是哲學(xué)家和詩人輩出的時代,而且,許多大詩人,如歌德、席勒、威·施萊格爾、諾瓦里斯、海涅,也都兼事哲學(xué)。”(周國平)哲學(xué)思想可以反映在詩中,詩可以用來傳達作者的思想和哲學(xué)觀。《我坐在一塊石頭上》就是一首很典型的政治格言詩。
瓦爾特生活的年代正是德國皇權(quán)與教權(quán)激烈爭霸的年代。他1198年離開維也納宮廷后,便立刻被社會上的這一政治紛爭所吸引。就在那年夏天,他明確表示站在皇帝一邊。作為一個詩人,他能如此旗幟鮮明地作出政治抉擇,實屬難能可貴。他在此后寫的政治格言詩中嚴正申明,支持皇帝,反對教皇和他支持的諸侯割據(jù)。這一時期他寫了大量形式簡短、語言鋒利、寓意深刻的政治格言詩。以詩歌為武器,宣傳愛國思想,維護中央集權(quán),揭露教皇削弱王權(quán)的陰謀,主張德國統(tǒng)一。他努力發(fā)揮詩歌的作用,創(chuàng)造了政治格言詩這種文學(xué)體裁,在歷史上起了一定的進步作用。《我坐在一塊石頭上》一詩,就是抨擊羅馬教皇對德國內(nèi)政的干涉,渴望德國實現(xiàn)統(tǒng)一之作。
詩的前五句,為我們勾勒出了一位思考者的形象: 他坐在石頭上,思考著怎樣才能在這世界上生存,怎樣才能獲得世間的三件至寶: 名譽、財產(chǎn)和上帝的恩寵。眼下的國家,因教皇支持諸侯割據(jù),弄得一片混亂阻塞,到處是虛偽強暴、互相摧殘,不忠不義暗藏其中,強權(quán)橫行在大街之上,和平和正義被置于死地。要想使和平和正義得以恢復(fù),就得有皇帝來保護,因為只有皇帝能保護尊嚴、財富和上帝的恩澤。
這首詩寫的是12世紀德國的社會現(xiàn)實,從中可以看出詩人的政治理想。詩人向往和平與正義,反對不忠不義,強權(quán)橫行。孔子說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一個優(yōu)秀的詩人,絕不會滿足于僅僅是花前月下,流連風(fēng)月,整日卿卿我我。他們會關(guān)注時代,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民生。他們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我國有李白、杜甫,德國有瓦爾特。瓦爾特的筆如劍一般直指社會之弊,呼吁和平與正義,盡到了一個詩人應(yīng)盡之責(zé)。
(張露華)
上一篇:《我告別了青春·蓋斯》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我將乘著堅強不凡的雙翼·賀拉斯》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