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561—1626
【介紹】:
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作家,出生于倫敦一個貴族家庭。培根十二歲被送到劍橋大學學習,畢業后去了國外,后跟隨英國外交大使在法國呆了兩年。由于父親去世,他又回到英國,開始學習法律。1584年他進入下議院做議員。但在議會里,他一直站在資產階級立場,反對政府征收各種苛捐雜稅,激怒了伊麗莎白女王,仕途坎坷。期間,培根寫了許多公共事務的文章,希望女王能贊助他的科學研究,后得到公爵的幫忙,給了他一大筆經費,收集歐洲大陸的信息,給政府政策提供意見。1597他開始出版十篇散文,直到1625完成,取名為《論說文集》(Essays)。1603年詹姆斯一世上臺,培根已經是律師、政治家和文人。國王授予他騎士封號和一些傭金。為了能從國王那里得到更多的經費以從事科學研究,1605年他出版了《學術的進展》(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并把它獻給國王。從1607年到1618年他擔任了大法官和掌璽大臣等要職,同年又任大理院院長,封為勛爵。期間他并沒有放棄對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1620年他用拉丁文創作并發表了《新工具》(Novum Organum),提出的“四假相說”,有力地揭露了中古經院哲學的主觀、片面、語詞混亂和盲目崇拜傳統權威等弊病,他強調通過實驗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獲得知識,并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論斷。1621年他因受賄被國會彈劾去職,釋放后余年一直從事文學和哲學的創作,如《新大西洋島》(New Atlantics,1627)等。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試驗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他是英國樸素唯物主義的創始人,他對后世的主要貢獻是他認為自然哲學才是真正的哲學,而感官經驗是自然哲學的基礎,因為感官所獲得的知識是準確無誤的,也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所有的科學都應該以實踐為基礎,要重視調查研究,并從中進行推論、分析、比較、再觀察、再實驗,這是理性思維的主要形式,反對純粹的理論演繹。這對后世英國乃至整個西歐的哲學思想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稱他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
上一篇:《埃斯里奇,喬治》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基德,托馬斯》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