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庫斯·安東尼(Marcus Antonius,約公元前82—30),羅馬統帥,政治家,著名的愷撒黨人,“后三頭”之一。
安東尼出身于羅馬名門望族,祖父和父親曾任國家要職,祖父還是著名的演說家,父親參加過清剿地中海海盜的活動。公元前57—54年,安東尼在阿烏魯斯·加賓尼烏斯手下擔任騎兵部隊的指揮官,先后在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作戰。后來他投靠愷撒,在征服高盧戰爭中立了功。他歷任財政官(公元前51年)、保民官(公元前49年)和騎兵長官(公元前48—47年)等高級職務。安東尼竭力維護愷撒的利益,跟隨愷撒轉戰意大利和希臘,公元前48年他參加了法薩盧戰役,以后當愷撒在東方繼續作戰時,把意大利的事務都交給他處理。他是愷撒生前最為倚重的一員心腹部將。
內戰結束后,愷撒大權在握,以獨裁者的身份號令天下,想加冕登基,南面稱孤。公元前44年,安東尼被推舉為執政官。他知道愷撒的野心,便投其所好,據說,當愷撒觀看魯佩爾卡利亞節日①表演的時候,身為執政官的安東尼,突然跳上講壇,把一個王冠加在愷撒的頭上。他本來指望這個突如其來的行動會贏得一片掌聲。可是出乎意料,人群之中掌聲寥寥,愷撒見此情景,立即把王冠丟掉,頓時人們向他歡呼喝采。安東尼又給愷撒戴上王冠,場上再次變得寂靜無聲。愷撒佯裝發怒,把王冠再次扔掉,廣場上又歡騰起來。正是由于安東尼和愷撒的關系非常密切,所以他對刺殺愷撒的密謀毫無所知。
愷撒被刺后,元老院經過一番斗爭,終于達成妥協辦法:一方面放棄宣布愷撒為暴君,沒收他的財產和廢除他的一切命令的意圖;另一方面宣布大赦殺死愷撒的兇手。而死者的后事則委托安東尼主持。不久公布了愷撒的遺囑,其主要內容是:指定他姐姐的孫子屋大維為繼承人,授與他愷撒稱號和遺產的3/4;將第伯河對岸的私人花園贈給羅馬人民,并分給羅馬公民每人三百塞斯特爾烏斯。遺囑中還說到,其余的財產分給他的另外兩個侄孫,如果他們不愿意要,則交給布魯圖斯和安東尼。人們聽罷遺囑,對愷撒的懷念之情油然而生,他們認為布魯圖斯受到愷撒如此厚愛,竟陰謀殺死愷撒,簡直是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當愷撒的尸體抬到廣場時,群情激憤,安東尼乘機進行煽動,發表葬禮演說,頌揚愷撒的偉大和寬厚,攻擊刺殺愷撒的陰謀者。頓時憤怒的人群,發狂似地向兇手們家中沖去??ㄎ鳛跛购筒剪攬D斯為首的共和派在羅馬已無容身之地,便帶領一批武裝逃出羅馬。
愷撒剛死,龐培的兒子塞克斯杜斯·龐培立即在西班牙招募軍隊,并占領了一定的地盤,公開提出要參加瓜分愷撒死后的權力再分配。安東尼通過雷必達與他談判,答應允許他回羅馬,并交還他家被沒收的財產。4月愷撒的直接繼承人屋大維返回羅馬。他雖很年輕,但仗著愷撒的聲望和大量遺產以及豪富親族的支持,憑借個人的靈活手段、機智和詭詐,很快在民眾中樹起了自己的威望,成為安東尼的競爭者。元老院的頭面人物西塞羅利用他對抗安東尼,他也樂于利用元老院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陣地。
為了保證執政官任期滿后可以立即擔任高盧總督以控制意大利的局勢,公元前44年6月,安東尼不顧元老院的反對,操縱公民大會通過決議,委派他在卸任執政官之后當高盧總督。愷撒生前任命的高盧總督德基穆斯·布魯圖斯不肯讓出高盧,安東尼派兵把他包圍在穆提那。公元前43年4月,元老院和屋大維一起出兵,在穆提那附近打敗了安東尼軍隊,迫使他退到山北高盧。愷撒派內部分裂和混戰的結果,使元老院的地位增強起來,他們進而擴充自己的勢力,甚至對屋大維也采取蔑視態度。元老貴族在政治上的活躍,導致愷撒派領袖重新和解,攜起手來共同對付貴族派。
公元前43年11月,愷撒派的三個主要領袖安東尼、屋大維和雷必達在波倫亞附近會晤,達成了協議,他們商定建立“三頭政治”,共同執政;實行公敵宣告,對貴族派進行大屠殺。再就是三分行省,安東尼統治高盧的大部分地區;屋大維控制阿非利加、西西里和撒丁尼亞諸島;雷必達控制西班牙和那爾波高盧。意大利則由他們共同管理。亞得里亞海以東地區,尚在卡西烏斯、布魯圖斯控制之下,由安東尼和屋大維負責征討,雷必達駐守羅馬。三頭結盟后便進軍羅馬,解散了原來的政府,并通過公民大會批準了他們的協議,在5年之內委以無限全權處理國家事務。這樣,與秘密結盟的前三頭政治不同,后三頭政治具有公開的性質,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三頭借口為愷撒復仇,在意大利開始了血腥的屠殺。他們預先擬定了公敵名單,其中不單有他們的政敵,還有許多普通的豪富。凡列入公敵名單者,人人可捉而誅之,然后憑人頭領獎。自由人交一個人頭,獎25,000阿提加的德拉赫麥;奴隸交一個人頭,獎10,000阿提加的德拉赫麥,并獲得自由。約300名元老和2,000名騎士遭到屠戮,西塞羅也在其內。安東尼對西塞羅深惡痛絕,因為他發表了“腓力皮克”演說詞,攻擊過安東尼。據說,當殺死西塞羅的百夫長把西塞羅的頭和手送給安東尼時,安東尼大喜,除規定的獎賞以外,又加賞200,000阿提加的德拉赫麥。他把西塞羅的頭帶回家去,用餐時放在飯桌上,每看一眼就發出一陣狂笑,直到看厭了才叫人掛在死者生前發表演說的地方示眾。
公元前42年秋,安東尼和屋大維進軍馬其頓,在腓力比與布魯圖斯和卡西烏斯的軍隊決戰,交戰雙方各有19個軍團和為數不多的騎兵。因為屋大維正在生病,安東尼全面指揮軍隊。布魯圖斯和卡西烏斯仰仗糧秣充足這一優勢,決定打一場消耗戰,企圖以曠日持久的戰爭把對方拖垮。安東尼的方針則是速戰速決,不斷進行挑戰。布魯圖斯忍耐不住,便對屋大維軍發動攻擊,將其擊潰,屋大維險些被俘。安東尼猛攻卡西烏斯,一戰而勝。布魯圖斯取勝之后,派了一隊騎兵來向卡西烏斯報捷。不料卡西烏斯剛被戰敗,驚魂未定,竟以為是追兵來到,在絕望中自殺了。第一次腓力比之戰就此結束。第二次腓力比之戰,只能由布魯圖斯一人指揮了。安東尼猛沖敵陣,同敵軍進行激烈的肉搏戰。布魯圖斯終于支持不住,帶領4個軍團逃往山中。這時,他的士兵要求他同安東尼和解,不愿再戰。面臨這種情況,布魯圖斯萬念俱灰,他說:“如果你們希望和解的話,我對我的祖國就沒有用了”。他命令伊庇魯斯人斯特拉圖將他殺死。腓力比之戰使共和派遭到最后一次打擊,因此后世史家將腓力比稱作共和派的墳墓。腓力比之戰使安東尼聲威大振。
戰勝共和派后,安東尼前往小亞細亞,懲罰一些支持共和派的城市,獎賞支持他的一些人,并征收重稅以充軍費。他在塔爾索斯城遣使召見埃及女王克列奧帕特拉七世,原是對她在戰爭期間幫助共和派進行“問罪”,卻為女王的美色所迷,竟隨同她一起到埃及,而把東方事務交給自己的副將處理。安東尼在亞歷山大里亞度過了公元前41年到40年的冬天,與女王逐日設宴,尋歡作樂。就在安東尼與克列奧帕特拉七世廝混之際,他的弟弟魯基烏斯·安東尼(公元前41年任執政官)和他的妻子福爾維婭利用意大利居民對屋大維的不滿情緒,掀起反對屋大維的運動。他們宣傳說,意大利的一切不幸,諸如把一些城市的土地分給老兵等等,都是屋大維造成的,只要安東尼一從東方行省回到意大利,就可恢復人們的自由。他們招募軍隊,到處煽起騷亂。屋大維的親信馬爾庫斯·維普薩尼烏斯·阿格里帕鎮壓了各地的騷動,最后在公元前41年末40年初的佩魯西亞(今意大利中部的佩魯賈)戰役中打敗了魯基烏斯·安東尼。福爾維婭出走希臘,可是未能同丈夫見面便死在那里。佩魯西亞戰爭進一步鞏固了屋大維在意大利的地位,因為此后許多忠于屋大維的老兵在具有戰略上重要地位的城市里得到了土地。
公元前40年夏,安東尼返回羅馬。只是由于共同的利益,以及雷必達等從中調解,安東尼和屋大維之間才避免發生沖突。他們在布隆迪西烏姆締結了新的協議,對行省進行重新分配;安東尼統治東方行省,負責對帕提亞的戰爭;屋大維管理西方行省,負責平定塞克斯杜斯·龐培;雷必達則管轄非洲。意大利和先前一樣仍由三人共同管理。安東尼還娶了屋大維的姐姐奧克塔維婭,以聯姻來鞏固聯盟。
由于塞克斯杜斯·龐培以西西里為基地擁有強大的海軍,控制了地中海的商路和干擾羅馬的糧食供應,許多不滿三頭統治的人紛紛逃到他那里,而三頭一時又無力對付他。公元前39年,三頭和龐培在米塞努姆達成協議,承認龐培為海軍的統帥,治理西西里、撒丁尼亞和伯羅奔尼撒,答應歸還被沒收的他父親的產業。還規定赦免逃到他那里的遭三頭通緝的羅馬公民,并給在龐培軍中服役的奴隸以自由。但是三頭和龐培之間的和解很快就被龐培破壞了。
公元前37年春,安東尼從東方重又回到意大利,同屋大維在塔林敦締結了一項新協定,將三頭權力延長5年。還規定在反對龐培和帕提亞的戰爭中相互支援。
在簽定塔林敦協定之后,安東尼前往東方,繼續準備對帕提亞的戰爭。公元前36年安東尼出兵帕提亞受挫,撤退時受到巨大損失。為了遠征帕提亞,爭取最富庶的東方國家埃及的支持,他便和克列奧帕特拉七世建立密切的關系,不僅拋棄奧克塔維婭而同克列奧帕特拉七世正式結婚,而且將羅馬的東方行省部分地區贈送給克列奧帕特拉及其子女。這種行為在羅馬引起了極端不滿,且被屋大維利用來進行反對安東尼的活動。公元前34年,安東尼征服了亞美尼亞,俘獲并處死了亞美尼亞國王。他不到羅馬而在亞歷山大里亞舉行凱旋式。
公元前32年三頭的權限期滿,安東尼和屋大維雙方加緊爭奪權力,公開決裂。親安東尼的兩位執政官在元老院對屋大維進行攻擊,為此,屋大維帶領大批武裝隨從來到元老院,迫使兩位執政官和約300名元老逃往安東尼那里。他還從貞女手中索得安東尼的遺囑并加以公布。安東尼在遺囑中要求把他葬在亞歷山大里亞,批準他對克列奧帕特拉的贈與,等等。于是公民大會剝奪了安東尼的一切權力,并因克列奧帕特拉七世侵吞羅馬人民財產而向她宣戰。
公元前31年9月2日,安東尼和屋大維軍隊大戰于阿克提烏姆海角。起初,戰斗不分勝負。但在戰斗最激烈的時候,克列奧帕特拉七世率領埃及艦隊突然撤出戰場,逃往埃及。安東尼見女王乘船離開,也跟蹤而去,余下的軍隊失去主帥,遂被屋大維消滅。次年夏天,屋大維進兵埃及,在亞歷山大里亞附近擊敗安東尼。眼看戰局已定,安東尼提出要同屋大維單獨決斗。屋大維回答說:“沒有必要,你想死的話,辦法多得很?!卑矕|尼無可奈何,只好敗退城內,不久便伏劍自刎了。終年52歲。
安東尼是一位有才能的軍事指揮官,但不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缺乏清醒的政治頭腦和明確的政治方針,因而在與屋大維的斗爭中不能不失敗。屋大維戰勝安東尼,結束了共和國末期的內戰紛擾。屋大維單獨執政后,形成了日益鞏固的獨裁政體,從此開始了羅馬史上的帝國時代。
上一篇:孟德斯鳩
下一篇:安東尼斯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