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商籟體,意大利語sonetto,英語、法語sonnet的音譯,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在著名詩人彼特拉克《歌集》中形式趨于完善,因此意大利體的十四行詩,又稱彼特拉克體。它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由兩段四行詩組成,后一部分由兩段三行詩組成。押韻的格式: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詩句每行十一個音節,通常為抑揚格。后流行于英、法、德等國,成為歐洲新詩中的一種重要詩體,并且產生了變體,如莎士比亞創作的十四體就被稱為莎士比亞體(也有稱為伊麗莎白體),它由三節四行詩和兩行對句組成,每行十個抑揚格的音節,押韻格式為:ABAB,CDCD, EFEF,GG。“五四”以后,我國一些詩人學習十四行詩也創作了 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如馮至的《十四行詩集》等。
上一篇:詩歌創作技巧·凸凹體
下一篇:博喻的詩歌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