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杭州)人。出身于世宦人家,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歷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撫。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深受人民愛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大敗明軍,俘去英宗,進逼北京。新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以社稷為重,主張另立新君。終于領導軍民打退敵軍,使國家轉危為安。英宗復位后聽信讒言,竟以“大逆不道,迎立外藩”之罪將這位于國有功的民族英雄殺害。其著作后人編為《于肅愍公集》。
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杭州)人。出身于世宦人家,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歷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撫。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深受人民愛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大敗明軍,俘去英宗,進逼北京。新任兵部尚書的于謙以社稷為重,主張另立新君。終于領導軍民打退敵軍,使國家轉危為安。英宗復位后聽信讒言,竟以“大逆不道,迎立外藩”之罪將這位于國有功的民族英雄殺害。其著作后人編為《于肅愍公集》。
上一篇:《嚴蕊》詩人資料簡介
下一篇:《何景明》詩人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