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居長安
一輪秋月高掛天際。長安城經受著戰亂。白天胡人燒殺搶掠,血流滿街,到了夜晚,漸漸變得寧靜了,只是偶爾能聽到隱隱的抽泣聲。那是有人在街頭偷偷燒紙,為慘死的親人送行。
杜甫自從被擒之后,困在長安,幸喜官職微小,名聲不大,而且未老先衰,其貌不揚,并沒有被嚴格控制,倒也還能自由走動。但他心里無比焦慮。此時鄜州也被胡人攻陷,家人生死不明,自己也前途未卜。尤其對著天宇間的明月,他覺得格外孤獨,也格外想念家人。
他想到妻子的溫柔,孩子的乖巧,又想到胡人的殘忍,彎刀上的血腥,不由地心驚肉跳。
杜甫的妻子姓楊,是司農少卿楊怡之女,知書達理,溫柔嫻淑,跟著杜甫,不但沒享過福,倒承擔著窮困的折磨、喪子的悲痛,還有戰亂的奔波,雖然才三十出頭,但日子艱難,早已消磨得容顏憔悴了。杜甫在以往的詩里,不是寫“瘦妻”,就是“老妻”,而只有此時,他柔情百轉,想到的是一個容顏俏麗,而且深情款款的妻子。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月夜》
他不寫自己思念妻子,倒寫妻子思念他,正在鄜州的閨中看月。兒女太小,一團孩子氣,還不懂得母親為何思念長安。妻子是那么孤獨,又那般美好,在月夜里站得久了,香霧潤濕了云鬟,清輝讓玉臂生寒。真是想念她哪,到底什么時候,兩人才能重逢,倚靠在床幃上,在燭光中喜極而泣呢?
杜甫淚如雨下。他想妻子,也想自己的孩子,想著宗文的懂事、宗武的聰穎,也想自己遠在安徽的妹妹,流落到山東的弟弟。烽火之中,骨肉分離,不知生死,怎不令人哀傷?此外,他們就算幸存,又拿什么維持生計?
他又想到,自己家這樣,別人家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連尊貴的皇家子弟,現在也慘遭殺戮,處境還不如平常百姓。
幾天前的一個傍晚,杜甫在一個墻角遇到一個年輕人,蓬頭垢面,沿途乞討。可杜甫仔細一看,他的臉雖臟,卻看得出面容清秀,穿的袍子雖然破,卻看得出是上等的材質,不由發問:
“你是誰家府上的?”那年輕人一聽這話,渾身發抖,用亂發遮住臉龐,使勁地磕頭。“請大爺收留我吧,讓我做什么都行。”杜甫已猜出幾分了,拿出身上的干糧遞給他,看他吃得狼吞虎咽,不由心里發酸。“我要猜得沒錯,您是王府里的吧?別慌,我是朝廷里的,本想去投奔靈武,不想卻被叛軍抓到,困在了這兒。”那年輕人吃了干糧,又看到杜甫還算可靠,心里有些安穩,就說起自己身世。果然,他是皇室子孫。六月九日,潼關失守,六月十二日,
唐玄宗出逃,只偷偷帶了楊貴妃姐妹,還有宮里的皇妃、皇子、公主、皇孫,外加宰相楊國忠、韋見素,以及幾個親近的太監。而皇宮外的親王、公主、皇孫,全被拋棄了。七月十五日,叛軍進入長安,殺害皇家子弟,隨玄宗出逃的大臣的家眷也不能幸免。叛軍的手段非常殘忍,挖心、砍頭、斷肢,血流滿街,又大肆搶劫金銀珠寶,用駱駝運到范陽去。
“我是躲進荊棘叢里,幸免于難,白天不敢出來,晚上才來找點東西。你瞧瞧我,真是體無完膚啊。”
說到這里,年輕人抽泣起來。
杜甫暗自嘆息,眼前的皇子皇孫,往日錦衣玉食,享盡富貴,現在天塌地陷,就淪為了乞丐。但他不忍心出言譏諷,而是安慰了他幾句。
“您哪,得保重啊。雖然現在豺狼橫行,皇室不振,可您知道,現在天子已傳位,集合朔方軍進行反攻。此外,回紇、吐蕃,都愿意助我們討賊。天不滅唐朝,有祖宗神靈保佑,大唐必然可以中興。”
杜甫的話,也是在安慰自己啊。
誰想,過了幾天,戰事接連失利的消息傳到了長安。
唐肅宗任房琯(guǎn)為宰相。房琯是個讀書人,但主動請纓,要求擔任兵馬大元帥,討伐叛軍,收復兩京。他的話說得擲地有聲,豪氣沖天。肅宗被他感動,就讓他率領中、北、南三路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長安。
可房琯寫寫詩還行,對于軍事,只懂得紙上談兵。十月份,他率領中軍和北軍,與叛將安守忠在長安附近的陳陶斜相遇。二十一日,他仿效古代的車戰法,用牛車兩千輛,騎兵步兵夾在當中,一起沖鋒,本指望一下沖垮敵人陣地。可安守忠也不是吃素的,一看這架勢,就讓軍隊擂鼓、吶喊、敲打兵器,發出極大的噪音。拉車的牛本來都是耕地的,哪里見過這陣勢?都被驚得掉頭就跑,唐軍頓時大亂,互相踩踏,死傷無數。叛軍趁機縱火焚燒,大肆殺戮。好不容易募集的四萬唐軍幾近覆沒,只逃回了幾千人。
叛軍得了勝利,高唱凱歌,回到長安街頭,杜甫看到他們刀鋒箭芒上像被血洗過一樣,痛苦得心都碎了。而長安市民也都暗暗朝著北方痛哭,希望官軍再發精兵,早日取勝。
房琯不甘心失敗,過了兩天,又率南軍出征,結果在青坂(今屬陜西咸陽)再遭慘敗,連副將們都投降了。杜甫寫了首詩《悲青坂》,“焉得附書與我軍,忍待明年莫倉卒”,希望唐軍不要焦躁,先積蓄實力,來年有把握了再一舉獲勝。
正月里,叛軍將領史思明、高秀巖合攻太原,往西挺進,威脅到唐肅宗的大本營彭原、鳳翔一帶。杜甫聽到這個消息,又焦急萬分,寫作《塞蘆子》,希望唐軍能派一萬士兵鎮守蘆子關,阻止叛軍西進,顯示出軍事上的遠見。
可他的建議,只能寫在紙上,讀給自己聽,朝廷哪里聽得到呢?不過,此時他詩歌的功能,已從敘事抒情、歌功頌德,擴大到可以奏事議事,也算是一大收獲吧。
杜甫滿腹憂愁,而又對時局無能為力,整個人都木了。漸漸地,時節轉為隆冬,窗外亂云翻滾,狂風卷著急雪。室內爐中無火,冷如冰窟;壺中無酒,難以消愁。唐軍屢敗,兵荒馬亂,杜甫再聽不到家人消息,他能聽到的,只有戰士鬼魂的痛哭。他默默呆坐著,守著空爐子、空酒壺,百無聊賴,只在空中劃著字:咄咄怪事。
唉,大唐何等強盛,可不到一年,就轟然倒塌。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以往都是常勝將軍,可在叛軍面前卻一觸即潰。好不容易等到官軍反攻,誰知一敗涂地,全軍覆沒。這些,可真是咄咄怪事啊。
杜甫就是這樣身心悲涼地過著長安最寒冷的冬天。
上一篇:杜甫渴望從軍
下一篇:杜甫痛失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