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七絕《謝枋得·慶全庵桃花》詩詞賞析
謝枋得〔一〕
尋得桃源好避秦〔二〕,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一〕謝枋得(1226—1289):字君直,號疊山,信州弋陽(今江西弋陽)人。自幼博聞強記,目觀五行俱下,過目不忘。寶祐四年(1256),與文天祥同科中進士,五年,任建康(今江蘇南京)考官。他對當時宋理宗趙昀的寵妃賈妃之弟、奸臣賈似道極為不滿,曾指責賈似道,被貶至興國軍(今湖北陽新),直到咸淳三年(1267)才獲赦而歸。德祐二年(1276)知信州。正月,信州失守后,他改名換姓,隱遁于福建建寧唐石山,身穿素服以志國恥之哀。南宋覆亡后,謝枋得一直流寓建陽,以賣卜教書度日,他以孤芳自賞的梅花自勉,直至北上絕食而死。
〔二〕桃源:桃花源的簡稱。陶淵明《桃花源記》塑造了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理想世界桃花源。據說晉代漁人王道真,沿溪捕魚,忽逢桃花林,其源頭得一洞口,入洞見一世外天堂,居民們說他們祖先避秦時戰亂,來到這里,遂與外界隔絕,不知道漢魏朝代,并囑托不要告訴他人。王道真歸后告訴太守,太守使人原路尋找,竟然找不到了。
【點評】宋亡后詩人隱居福建建陽,給自己住所起名慶全庵。詩借物詠志,將自己居所比作桃花源,通過描寫不希望桃花為外人所知,表達了詩人不仕新朝的決心。
上一篇:千家詩七絕《杜甫·漫興》詩詞賞析
下一篇:千家詩七絕《劉禹錫·玄都觀桃花》政治諷刺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