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氣象:
太白純以氣象勝
《人間詞話》中的“氣象”概念并不像“境界”那樣引人重視,但在《人間詞話》中所占的篇幅卻不少。在王國維之前,并非沒有“氣象”的概念,但多將“氣”“象”分別討論,也沒有將“氣象”與境界論聯系起來分析。
一般認為,將“氣”的概念引入文學批評領域的是曹丕的《典論·論文》,此時的“氣”不再只是人的生命力,更多是指生命力在創作中的體現,也就是作者精神面貌的表現。“象”在中國傳統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理論范疇,《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是宇宙的本體,它通過恍恍惚惚的運動變化才生出萬物,變化運動的能量來源于氣,在由道生物的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這便是“象”。“氣象”本指“天象”,后來才成為為批評術語,這個詞發展到王國維的時代已基本成熟,但王國維卻賦予了它不同于傳統的新概念。
氣象與境界
太白詞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后世唯范文正公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然氣象已不逮矣。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李白評價甚高,尤其在氣象這一點上,北宋詞人范仲淹與夏竦雖都是當時的名家,但根本無法與李白相提并論。“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出自李白的名篇《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上闋中,美人夢斷秦樓之時,正伴隨著凄清的月色與悲咽的簫聲,不由得傷別之情再上心頭。但在下闕卻將筆鋒一轉,雖以樂游原上昔日盛況起筆,但次句“咸陽古道音塵絕”陡然間只剩下孤寂的古道,讓人更加感傷。而最后一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雄渾悲壯,雖然沒提一個悲字,卻令人不禁悲從中來,區區八個字便構建了一個極富張力的意象。范仲淹的《漁家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句是:“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夏竦的名句則是:“夜涼銀漢截天流,宮闕鎖清秋。”
李、范、夏三人的作品都是懷古的抒情寫景之作,李白的“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表現出了時間、空間的變換,其境界凄婉、淡然,更表現出了詩人的超脫,透過文字迎面給人一股浩然之氣。范仲淹的作品雖然也有時間、空間,但它所表達的僅僅是孤獨、悲涼,而夏竦的表達則不夠真。范、夏二人之所以“氣象不逮”是因為他們都缺乏超脫的精神,這不僅是作品的問題,更是作者本身的問題。“氣”是連接作者和外物的紐帶,是作品的生命,所以可將“氣象”看作詩人生命力在作品中的顯現。
王國維將境界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分析出了優美和壯美,從創作原則上區分則有“寫境”和“造境”,“氣象”則是同時基于質和量兩個方面考察境界而產生的概念。氣象可以說是境界的創造者,因為詩人自己的精神會在境界中體現,并影響到整個藝術作品的風格。
氣象與修養
王國維強調作品中的境界依賴創作主體的精神風貌,這同中國傳統的將人品與詩品結合起來的理論是一致的,所以重“氣象”便要重“修養”。
王國維認為,“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所謂不必多閱世,并不是說要脫離生活現實,而是指創作者不要深陷在世事紛擾中,而且對人生的體驗越深刻越廣泛越好。“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就是這樣的。眼界大、感慨深是以其“赤子之心”體驗人生的結果,一個過于世俗的人必然會失去赤子之心,其眼界自然也就有所局限,即便發出感慨也只能是俗人的感慨。王國維認為伶工之詞不如士大夫之詞有境界,并不是因為伶工社會地位低,而是因為伶工們填詞是為了生計,而士大夫不為生活所累則比較容易保持其赤子之心。
一個人會因為陷入生活而追逐名利而丟失了自己的赤子之心,李煜這樣的人畢竟只是極少數,大部分人難免為生活所累,都不同程度地令赤子之心蒙塵。于是,他們就必須通過“修養”來超越生活中的“我”,令自己恢復赤子之心。因此王國維說:“教育不足以造英雄與天才,而英雄天才自不可無陶冶之教育。”
李白15歲時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好劍術,喜任俠,18歲時隱居戴天大匡山讀書,先后出游江油、劍閣、梓州等地,增長了不少閱歷與見聞,后來又結識了孟浩然、賀知章等當時的名家,作品頗受世人贊譽,終于獲得玄宗垂青。44歲那年,李白來到洛陽,遇到了比自己小十余歲的杜甫。當時的李白已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而杜甫尚不得志。玄宗呼之不上朝、令高力士脫靴的李白,在年輕的杜甫面前毫無倨傲,兩位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從此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李白終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人生,有著奔放的激情與豪俠的氣概。抒發政治抱負時,他自信昂揚地說“高談百戰術,郁作萬夫雄”,表達了自己“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他熱愛祖國的大好山河,壯麗山河在他的描繪下更顯氣勢磅礴;他尋仙問道,渴望親近自然、融入自然,道教文化又給他插上了神游四方想象的翅膀,使他的詩歌更具浪漫色彩。
李白繼承了陳子昂的文學主張,以恢復詩騷傳統為己任,他崇尚“清真”,鄙視“雕蟲喪天真”,他的詩句有的清新如同口語,有的豪放不拘聲律,但都統一在自然之美的范疇中。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來的天才,他的境界、氣象是別人難以企及的。
上一篇:王國維《談殷周制度:政治與文化之變革》
下一篇:王國維《談理:理由與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