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忍耐,才能抓住每一個來到眼前的好機會
生活是無常的,沒有人能夠真正預知生活,也許有些人能夠根據現實的情況推測出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但是依然無法阻止突發變故。所以,我們盡管可以預測生活,卻無法真的預知生活。每個人的生活,都面臨著未知,既有可能是意外,也有可能是驚喜。在這些意外和驚喜沒有發生之前,我們無從得知自己面對的將會是什么。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適度忍讓,不要輕而易舉地爆發,就顯得至關重要。否則,有可能因為沖動失去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甚至有可能因為沖動喪失原本擁有的一切。正如人們常說的,沖動是魔鬼,這句話雖然有些極端,但是能夠流傳至今,就一定有其道理。盡管我們只是普通人,只能擁有普通人的人生,但是我們依然要竭盡所能地幫助自己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者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忍受一時的屈辱。一代名將張良在石橋上邂逅老人之后,是因為忍耐,所以才幫助老人撿起橋底下的鞋子,又親手給老人穿上,也是因為忍讓,才幾次三番地半夜時分就去石橋上等著老人,最終得到了那本兵書。再開看看現代社會,有多少流血沖突事件是因為不能忍讓才發生的。那么多年輕的生命,那么多曾經美好的人生,就這樣因為沖動而戛然而止,使人不勝感慨唏噓。因此朋友們,不管面對任何事情,我們都必須學會理智和忍耐,這樣才能保持冷靜的頭腦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越是在危急的情況下,我們就越是要忍讓、忍耐,這樣才能讓我們更加從容淡定,一直奮發向前。
劉邦手下的大將張良,小時候就忠厚老實,勤奮學習。正值兵荒馬亂,他和很多災民一起倉皇出逃,躲避戰亂,最終來到下邳。
有一天,張良刻苦讀書之后覺得頭昏腦漲,所以信步走到石橋附近。正當張良準備走上石橋時,石橋上坐著的一個老人突然喊道:“小孩,給我把橋底的鞋子撿上來。”張良聽到老人沒有禮貌的話,原本覺得有些生氣,但是看到老人白發蒼蒼,所以轉念一想,走到橋下幫助老人撿起鞋子,送到橋上。張良才剛剛走開幾步,老人再次喊道:“小孩,別走,幫我穿上鞋子。”老人不但沒有禮貌,簡直就是倚老賣老,然而張良雖然心生不悅,還是對老人言聽計從,又走回來恭恭敬敬地幫助老人穿好鞋子。
等到張良走了很遠之后,老人再次在他身后大聲喊道:“小孩,回來。”張良有些厭煩,但是一想到老人年紀大了,他就忍耐住自己的氣憤,轉身回到老人身邊,問:“老人家,您又有什么事情啊?”老人說:“沒事了。不過我覺得你孺子可教,所以想教些真本領給你。明天早晨,你來到這里等著我,我有東西給你。”聽到老人這么說,勤奮好學的張良很興奮。次日清晨,他早早起來來到橋上,不想老人已經到了。老人有些生氣地說:“你來晚了。明天早晨再來吧。”說完,不等張良回答,他就揚長而去。第三天清晨,張良更早起床來到橋上,但是老人又等候在那里。看到張良來了,老人生氣地說:“你又遲到了!”說完,老人頭也不回地走了。張良覺得很慚愧,畢竟老人已經那么大年紀了,自己的確不應該遲到。當天夜里,張良根本沒有睡覺,而是一直在煤油燈下讀書,才剛剛半夜,他就去了橋上。他等了很長時間,天才蒙蒙亮,看到老人遠遠地走過來,他趕緊迎上前去,鞠躬行禮。看到張良謙虛好學的模樣,老人拿出一本書給張良:“孩子,認真讀這本書,將來你一定能平定天下。”老人說完這句話把書交給張良,就走了。張良追問老人的姓名,老人頭也不回地說:“我叫黃石,住在濟北谷城山下。”老人越走越遠,張良迫不及待地拿著書回到家里,開始勤奮苦讀。
張良偶然得到的這本書,就是《太公兵法》。正是因為對這本書鉆研透徹,學習到了書中的精髓,張良才能成為一代名將,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創造了千秋大業。聰明人不難知道,老人在把那本傳世奇作《太公兵法》真正傳給張良之前,可沒少刁難張良。但是張良謙和有禮,孝敬老人,對于老人的無理取鬧,他始終都在忍耐。正因為如此,他才能有日后的發展和成就。
朋友們,生活中我們不確定自己何時能夠碰到良好的機遇,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忍耐,才能抓住每一個來到眼前的好機會。需要注意的是,不以貌取人,這是我們成功的關鍵所在,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機會將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也不知道誰才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
(1)我們不是張良,也不太可能得到傳世的神奇兵書,但是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機會,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才能抓住機會。
(2)忍耐,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很多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使我們的人生境豁然開朗。
(3)忍耐不是怯懦。我們要忍耐,才能以尊重贏得他人的尊重,以真誠收獲他人的真誠。
上一篇:妙計化解親子緊張關系
下一篇:學會放松,才能看到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