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將近,部分媒體開始盤點2010年網絡流行語。在國人可以較為充分自我表述的網絡空間中,流行語能夠即時性地折射出社會心理的變遷,自然受到大眾媒體的青睞。通過對2010年網絡流行語的整體解讀,我發現它們在將諸多社會感受化為“洗具”(喜?。┑耐瑫r,表達了一種對“給力”(帶勁)生活的渴望,反映了當下社會心理的矛盾品格。
面對中國當代網絡文化,研究者時常注意到一個意味深長的現象:絕大多數網民都不善于正面表達自己的嚴肅情感;即使在試圖敘述某種悲劇性經歷時,他們的文字傳達出的東西卻幾乎總是喜劇性的。喜劇性乃是當下網絡文化的主旋律。2010年網絡流行語無疑延續了這種喜劇風格:“我爸是李剛”本來源于生命之殤,直指轉型期社會體制的深層弊端,卻最終泛化為搞笑式的調侃;令人痛苦的壓力變成了“鴨梨”;“蒜你狠”“糖高宗”“姜你軍”“油你漲”“蘋神馬”(憑什么)“海豚族”(海囤族)系列,與其說表達了對物價上漲的憤怒,毋寧說透露出一種屈服的姿態;被以“凡客體”解構的人和文化現象幾乎均屬于民間范疇,調侃它們等于民間的自我調侃;“神馬(什么)都是浮云”式的斷言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對“給力”的渴望,展現了對任何嚴肅追求的不信任態度。最終,不但悲劇感消失了,就連喜劇也化為卑微之至的“洗具”。不過,隱藏在“洗具”后面的并非僅僅是滑稽意識,而是遠為復雜的社會心理。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悲劇模仿的是比一般人“好”的人。他們的“好”體現為一種承擔精神、一種抗爭命運的勇氣、一種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嚴肅意識。要成為這種意義上的悲劇英雄,個體就必須獨立完成“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成為自己生活的舵手。一個人如果不能完成“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那么,他就不可能具有自我決定、自我塑造、自我承擔的悲劇精神,他所能做的不是喜劇性的嘲諷和戲謔,就是把任何苦難都改造成甜蜜的記憶。然而,半是由于體制的制約,半是由于缺乏自我指導的能力,國人還普遍不具有這種自立品格。絕大多數網民不但無力以主體的姿態審視世界,而且不能把自己的悲劇性經歷轉化為悲劇語言?!拔野质抢顒偂薄傍喞妗薄八饽愫荨薄吧耨R都是浮云”之列的流行語都是一種喜劇性表述。它在表面輕松的語氣中體現了一種深重的無力感和荒誕感。
正是因為意識到了自己的無力,網民們開始向往和贊美“給力”的生活。然而,即使在向往和贊美“給力”的生活時,網民們的無力狀態依然顯現出來:在有關“給力”的網絡話語中,“給力”的主體幾乎總是他者而非言說者自己。言說它們的人知道自己不過是權貴眼中的屁民,其聲音會如動物的尾氣般隨風飄散,生成不了什么“給力”的嚴肅后果。作為卑微的個體,“被……”是他們生存的常態。在以“被……”為特征的生存中,他們難以站立為“給力”的主體。由于長期處于“不給力”的狀態,他們只能以戲仿、搞笑、調侃、反諷的方式曲折地暗示自己的無力。這種卑微的表達方式總是牽連出自憐、自嘲、自虐的復雜情感,傳播網絡流行語則成為人們撒嬌、博得同情、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利用諧音將嚴肅的語言滑稽化,既敞開了他們對權力的不信任和疏遠態度,又展示了他們對自己無力品格的嘲諷。它是一種病灶顯示、一種對所欠缺之物的向往、一種對存在之輕的不滿和無奈。與之相關的滑稽之笑“顯現的是人在矛盾、倒錯、荒謬中的不自由境況”。然而,不信任權力而又無力自我實現,網民們最終只能選擇“洗洗睡吧”。于是,“喜劇”變成了“洗具”。顯然,2010年網絡流行語顯示了一種與“給力”正相反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暴露了當下社會心理的矛盾品格。
總體上看,2010年網絡流行語可以分為三個系列:以“我爸是李剛”“蒜你狠”“蘋神馬”為代表的反諷系列;由“神馬都是浮云”牽頭的解構語系;強調“給力”狀態的感慨句家族。其中,“給力”系列超越了單純的反諷和解構,表達了對生活、他者、體制的期待,展示了網絡主體試圖站立起來的欲望。不過,這種站立的意志還很孱弱,尚未形成“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網絡行動。包括“給力”系列的這三類流行語均具有濃厚的喜劇意味。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都是“洗具”的變形。
在將一切都化為“洗具”之后,“洗具”自身就凸現出來?!跋淳摺辈粌H僅是“喜劇”的諧音,還是洗什么的器具。洗的對象既包括普通網民自己,還包括權力、體制、強勢個體。“洗具”系列流行語敞開了社會與個體的雙重欠缺。在調侃性的語句背后,閱讀者可以體驗到一種對法治和民主化進程的隱秘期盼。普通人之所以對“我爸是李剛”“蒜你狠”“姜你軍”等現象感到無能為力,是因為他們不能充分行使自己的公民權利。
人生活在社會中,被社會所制約和成全,“給力”的終極保障是人人可以做主的社會體制。沒有人人做主的社會機體,大多數人注定無力與李剛們抗衡,最終只能發出“神馬都是浮云”的感慨。
渴望過一種“給力”的生活卻又要忍受當下生活的無力品格,這正是大多數國人生存的“洗具性”所在。要克服這種“洗具性”,國人不能僅僅期待“給力”的人生,更需要親自創造一種“給力”的生活。為此,我們必須作許多“艱難的決定”。
(王曉華)
上一篇:世無絕對
下一篇:亂紅飛過秋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