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夢想,訂下目標是第一步
那些但凡做出巨大成就的人,他們都一定知道自己想成就的是什么。當然,他們絕不像太平洋中沒有指南針的船只一樣,順水漂流。成就夢想,訂下目標是第一步,然后思考如何達成自己的目標。這道理聽起來好像老生常談,但是,令人驚訝的是,許多人都沒有認清:為自己制訂目標以及執行計劃,是唯一能超越別人的可行途徑。
什么是目標?目標就是行為所需達到的目的,又是引起需要、激發動機的外部條件刺激。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的社會行為往往是內在條件與外在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動機要能引起行動,不僅需要內在條件,還需要有一定的外在條件或環境作為刺激引起需要,如此,才能激發動機。而目標就是這些外在的刺激,它是行為動機的誘因,它能較好地刺激人們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行動。而達成目標,則使人們的某種需要得到滿足。例如,哪怕是對一個即將告別人世的人來說,因為盼望兒子回來,與兒子見最后一面,這樣一個既定目標帶來的心理作用會推遲他的死亡。簡單地說,一旦我們心中確定了目標,就會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地前進,直到達到這個目標。
在生活中,許多人的悲哀是:“我不知道明天會怎么樣。”這確實是人生最大的遺憾之一,因為“不知道明天會怎么樣”的背后是一種迷茫中的沉淪,它將扼殺一個人的希望、信心和未來成就。
一旦你陷入對未來的迷茫中,你便無法胸有成竹地向一個明確的目標邁進。那些所謂的“千里馬”一生碌碌無為,這并不是他們沒有才華和能力,而是他們始終“迷茫”,他們只會埋怨“生不逢時”,或者抱怨“伯樂”有眼無珠,任自己的一生臥于馬廄之中,無法馳騁疆土。
哈佛法學院教授德里克·博克曾說:“我早已致力于我決心要保持的東西,我將沿著自己的路走下去,誰也無法阻止我對它的追求。”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立場、有目標,這樣世界才會為你讓路。
每個人做出的行為都是有目的性的,一般來說,沒有目的性的行為是很難成功的。可能你想成為一名政治家,想成為一名流行歌手,想成為一名將軍……但是,生活中沒有目標的人就是可憐的糊涂蟲,他們永遠沒有辦法找到成功的途徑。
也許你現在與別人差距不大,那是因為你們距離起跑線不遠,而不是你比別人聰明,或者說上天眷顧你,你是屬于那10%、60%還是剩下部分,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不過,希望你能努力成為那10%的目標清晰的人。有目標有遠見的人往往可以走得更遠,因為世界會為他們讓路。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是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只會到達失望和喪氣的海灘。許多人即使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還是無法成功。其實,這是因為他的目標總是模糊不清或者他們根本沒有實際可行的目標。在生活中,一旦我們確立了清晰的目標,也就產生了前進的動力,所以,目標不僅僅是奮斗的方向,更是一種對自己的鞭策。
有人曾這樣說,一個人無論他現在是什么年齡,其真正的人生之旅,是從設定目標那一天開始的,之前的日子,只不過是在繞圈子而已。要想獲得成功,我們就必須擁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目標,目標是催人奮進的動力。如果你缺失了目標,即便是你每天不停地奔波勞碌,卻還是無法獲得成功,而成功者之所以能輕松地走向成功,那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明確、眼光長遠。
人生的精彩源于志向的精彩,目標的高度決定成就的高度,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人生的道路該如何走、向著什么方向走、最終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所有這些問題都應該是我們自己的立場,而不需要被別人保證。如果我們失去了自己的立場與目標,那么我們一生也不會有什么大的作為。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熱情所鼓舞的人,永遠不會做出什么偉大的事情。”一旦我們失去目標,就意味著失去了人生的動力,失敗必將來臨。當然,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立場,因為我們的生命不需要別人被保證。
亨利·戴維·索羅曾說:“做自己的主人,人生所有的法則都將變得簡單,孤獨將不再孤獨,貧窮將不再貧窮,脆弱將不再脆弱。”許多人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句話。在生活這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只有為自己確定“角色”,把握好自己的立場,我們才能認識這個世界,獲得最后的成功。
啟示
或許,我們應該這樣認為,一個人無論現在有多大的年齡,其真正的人生之旅,是從設定目標那一天開始的,之前的日子,只不過是在繞圈子而已。如果你要想獲得成功,那么必須擁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目標,因為目標是催人奮進的動力,目標是你前進路上的燈塔。
上一篇:悲傷不會消失,卻會變淡
下一篇:所有不開心都是對生命的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