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錯的,與該愛的人在一起
2013年5月,一位女藝人暌違三年的全新專輯發表。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她進入人生新階段后的全新體悟,塵埃落定,她忍不住又想借由自己最喜歡的歌唱,來分享一些心聲。
她在新專輯同名主打歌《親愛的路人》中這樣唱道:“總要為想愛的人不想活/才跟該愛的人生活/來過走過是親愛的路人成全我/那時候只懂得愛誰最多/忘了誰最懂得愛我/對的人會成為一對/因為再不怕犯錯/沒有錯讓最愛的人錯過/才知道最后愛什么/來吧來吧讓親愛的路人珍惜我/沒有你們愛過沒有我。”
這位女藝人,就是那個“沒有紅酒的高貴典雅,沒有咖啡的精致摩登,卻自有一種溫潤香濃的芬芳”的奶茶——劉若英。
曾在某網友的微博上看到過《為愛癡狂的女子,將不再孤單》一文,文筆細膩而流暢,讓人看到了一個別樣女子的情路征程:她曾走在一條文藝女青年的綠蔭小道上,不知愛情在何處;她曾高聲唱著《為愛癡狂》,感嘆著《原來你也在這里》,在似水年華的時光里癡癡等待。終于,在2011年8月,她迎來了自己的愛情。
幸福降臨時,有人祝福,有人感嘆,還有一些人談論著另一個名字:陳升。在某期的娛樂節目《桃色蛋白質》中,許多人近距離地了解了奶茶和陳升之間的故事:是他帶她入行,為她打造《為愛癡狂》;是他告訴她,“唱片不是歌手的名片,也不是你嫁入豪門的跳板,而是我們真的付出很多生命在里面”;是他親口對她說:“我會做那種永遠讓你找不到的爸爸,而不是那種要去問兒女會不會回來吃晚飯的爸爸”;而當聞聽劉若英婚訊時,他忍不住眼眶濕潤,“因為心中有嫁女兒的感動”。
2013年10月,劉若英在博客中寫下了一篇《給九十歲的你》的文章,這是給陳升散文小品集《9999滴眼淚》的推薦序,里面有這樣一段話:“你的確在我生命中扮演了很多角色,你也說過,大樹要在天空交接相會才有意思,那時你的意思是說,我還是棵小苗,別老依附著你,要我自己學著長大!嘿嘿,你總會有九十歲的時候,我也會有八十歲的時候,到那個時候,我不奢望我的樹長得比其他人高,也不需要長得跟他人一般高,我只確定,我的樹頂能遙遙見得著你的樹頂就夠了。”
也許,每個女孩心里都有一位父親般的依戀和仰慕,在他面前永遠像學生一樣羞愧不完美。他教會了她成長,開啟了她的智慧,讓她發現一些生活的真相。只不過,年輕時候的我們往往會把這種感情幻想成童話,很美,卻也令人唏噓。直到有一天隨著漸漸長大終于明白,那些在你生命中經過的人,或留下痕跡,或色彩鮮明,或灰暗模糊,然后,才“跟該愛的人生活”,才會愛得快樂。
十幾歲的時候,她失去了父親。在缺失父愛的環境里長大,遇到麻煩的時候,她總會看到母親那張焦慮的臉,這多少也影響到了她,以至于在面對很多問題時,她少了幾分剛強和勇敢。潛意識里,她一直渴望能夠有個人借給她一雙翅膀,助她飛翔。
二十幾歲時,她遇到了他。他符合她心目中完美男人的所有標準,事業有成,心思沉穩,細膩體貼。她不用多說什么,他就能一眼看穿她的心事;她不用費心的解釋,他就能給她最好的安慰。唯一的遺憾,他年長她20歲,早已為人夫,為人父。
有段日子,她問過自己:究竟是愛上了他,還是把缺失的父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她說不清楚,只知道已經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在公司里,她努力成為他最好的助手,每每幫他漂亮地解決了一些問題,并得到他由衷的認可時,她心里會涌起一股浪花般的喜悅感;在生活上,她留意他每一個重要的節日,提醒他或是幫他準備好一切。
精明而歷經世事的他,何嘗看不出這個女孩的心思?可在他心里,她不過是一個比自己女兒年長幾歲的孩子,僅此而已。他能夠給予的,不過是在這個陌生的都市給她一份穩定的收入,讓她找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安全感。
偶爾,他會跟她開玩笑,或是故意調侃她,說給她介紹男朋友。她淺淺一笑,心里卻不好過。偶爾,他會故意跟她說起,自己的太太和女兒,說起家庭生活,甚至談及他年輕時的一些往事,以及和太太的深厚感情。其實,他是在提醒她。
公司年會上,他攜太太共同出席。那是她第一次見到他的太太,果然氣質非凡,雖已不再年輕,卻別有一番韻味。一整晚,她就窩在不起眼的角落里,黯然神傷。
不久后,公司需要派遣一位職員到丹麥總部,她主動提出了申請。按照她的性情,過去就算有這樣的機會擺在眼前,她也不屑一顧,她真的不愿離開他。可現在,她卻執意要走,義無反顧。踏上飛往丹麥的飛機時,她哭了。可是,她不后悔。
時隔兩年,她回來了,再次與他相見。兩人握手問候、四目相對的那一刻,她又哭了,但不是難過,不是感慨,而是像是見到了闊別已久的親人。此時的她,已經有了另一半,正準備踏上新生活的征程。
她突然明白:從前那份復雜的情感,并非是愛情,只是一種寄托。
生命中,總要有些人教會你,什么是甜蜜,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擁有,什么是遺憾;同時也教會你,什么是錯過,什么是真愛。總要為想愛的人不想活,才跟該愛的人一起生活。
上一篇:掙脫心中的囚牢,從而讓人生崛起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