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正義的能量
有一次,一個朋友讓我猜謎。他問:“在臺灣的博物館和超市,你會看到這樣的標牌:本店有攝像監視,請問后面的一句話是什么?”
按照我們平時的思維,能想到的就是:“如有偷盜,罰款X元”等,全是讓人望而生畏冷冰冰的話語。可是,我朋友的回答卻是:“請你保持微笑!”
出乎意料的答案,讓我們不由贊嘆這從容而有風度、充滿善意的忠告。惡傳染惡,善傳染善。所以,請你們保持微笑,并衷心希望經過攝像頭前的人們不會因為大意在你們的空間里丟失什么。
我深信當我們因一時的糊涂沖動得到什么而被抓住把柄的時候,更多的人會丟失什么。我更相信,當我們大家都保持微笑的時候,周圍的世界就像一面明亮的鏡子,也保持著微笑,正對著我們。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如果你對它微笑,它就對你微笑。如果你對哭泣,它就對你悲傷。
還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是說有一個日本女孩名叫珍子,她們家世代采珠,她有一顆珍珠是她母親在她離開日本赴美求學時給她的。
珍子離家前,她母親鄭重地把她叫到一旁,給她這顆珍珠,告訴她說:“當女工把沙子放進蚌的殼內時,蚌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無法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抱怨,讓自己的日子很不好過,另一個是想辦法把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處。”
母親接著說:“于是,蚌開始把它的營養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來。當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時,蚌就覺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異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越把它當成是自己,就越能心平氣和地和沙子相處。”
母親的話使珍子大受啟發。蚌并沒有大腦,它是無脊椎動物,在演化的層次上很低。但是,連一個沒有大腦的低等動物都知道要想辦法去適應一個自己無法改變的環境,把一個令自己不愉快的異己轉變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么會連蚌都不如呢?
尼布爾有一句有名的祈禱詞說:“上帝,請賜給我們胸襟和雅量,讓我們平心靜氣地去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力量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智能,去區分什么是可以改變的,什么是不可以改變的。”
上一篇:不要想著不勞而獲
下一篇:做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