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現在的困難,迎接燦爛的明天
追求事業的過程中,苦難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有的人選擇抱怨,有的人選擇自暴自棄,有的人選擇隱忍、奮進。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忘記了還有一種東西——耐心,當我們保持頑強的耐心,那苦難就會令我們變得更堅強,成功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因此,我們需要記住,沒有打不倒的困難,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莎士比亞曾說:“困苦永遠是堅強之母。”所謂的苦難、錯誤并不是白白經歷的,忍耐這些痛苦之后,它會讓我們的人生綻放出最美麗的成功之花,因為忍耐力是成功的砝碼。具有強勁忍耐力的人,他們從來不懼怕挫折和困難,他們甚至將挫折當作是自己人格的試金石,是自己輸得只剩下生命時,潛在心靈的巨大力量。如果沒有較強的忍耐力,就沒有勇氣,沒有拼搏精神。只有保持強勁的忍耐力,一往無前,堅持不懈,才會在失敗中崛起,奏出人生的華章。人們在面對壓力和困難時會激發出巨大的潛能,但在迎難而上的同時,他們注定要經歷磨難之苦,這時若沒有較強的忍耐力,他們就無法獲得成功,因此忍耐力是成功的砝碼。
凡成大事者,必須忍受得住困難的打磨,經得起失敗的打擊,成功需要風風雨雨的洗禮,一個有追求、有抱負的人,總是視挫折為動力,有一句話說的好:“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所以說:“困難”對于天才是一塊成功的跳板,對強者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而對于弱者,就是使之堅強的臂力器。
1832年,林肯生意失敗了,隨后,在競選中,他也失敗了,遭遇了雙重打擊,林肯痛苦萬分,但林肯決定站起來,他開始著手自己創業,然而,還不到一年,企業倒閉,精神上的打擊自不必說,林肯還得為債務煩惱,而在接下來的還債時間,達17年之久。
隨后,林肯再一次決定參加競選州議員,幸運的是,這次他終于成功了,他的人生從此出現了一絲希望。
1835年,他訂婚了。但就在快結婚的前幾個月時,他的未婚妻不幸離世,這對他打擊頗大,他病倒了,數月臥床不起,甚至一度患上了精神衰弱。
1838年,林肯覺得身體狀況良好,于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然而他失敗了。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命運的天平似乎不曾偏向于林肯,他的每一次嘗試都失敗了,然而,即便如此,他從來未曾放棄。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結果并沒有讓人失望,他終于當選了。
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再一次落選了,并因為這次競選賠了一大筆錢。林肯申請當本州的土地官員,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
接連又是兩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堅持繼續努力嗎?你會不會說“我失敗了”?然而,林肯沒有服輸。1854年,他再次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后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又是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以失敗告終。
但是,無論遭遇多少次失敗,林肯從未放棄自己的追求,終于,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
亞伯拉罕·林肯在競選參議員失敗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只腳滑了一下,另一只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確實,一次失敗并不會讓你一無所有,相反,因為內心的忍耐力,會讓你得到了寶貴的經驗去開始下一次嘗試。
曾有人說:“成功的人生是痛苦與失敗的交織,是磨難與順利的交替。”命運賜給我們機遇和幸福,同時也給我們缺憾和困難,如果我們缺乏應有的忍耐力,在痛苦與困難面前低了頭,那我們也將失去機遇和幸福。因此,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不要畏縮自卑,不要怨天尤人,而是用堅強的意志和剛毅的態度對待磨難,用豁達的心態來對待生活,這樣我們就會多一點希望,收獲多一些幸福。
成功的人生往往是從卓越的目標開始的,但卓越的目標的背后肯定是充滿荊棘和坎坷的路。如果想要通過這樣一條路,就必須要經受得住荊棘的刺痛和坎坷的摔打,而想要經受住這一切,就需要較強的忍耐力,這樣追求成功的意志才會堅強起來。忍耐力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財富,擁有了這筆財富,就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沒有什么曲折可以把人擊倒。
上一篇:思考好了再行動
下一篇:找到奮斗的目標,別在迷茫中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