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恒卦第三十二·《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恒。“恒: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譯文】 《彖傳》說:恒,意思是恒久。譬如陽剛居上陰柔處下,雷震風行常相交助,先要遜順然后可動,陽剛陰柔均相應合;這些都是恒久可行的事狀。“恒久,亨通,必無咎害,利于守持正固”,說明要永久保持美好的道德。天地的運行規律,是恒久不停止;“利于有所前往”,說明事物的發展終而復始。日月順行“天”道而能永久照耀天下,四季往復變化而能永久生成萬物,圣人永久保持美好的道德、天下就能遵從教化形成美俗:觀察“恒久”現象,天地萬物的性情就可以明白了!
【注釋】①剛上而柔下——剛,指上卦震;柔,指下卦巽。此句以上下卦位,説明尊卑序次是恒常不變之事。《王注》:“剛柔尊卑,得其序也。” ②雷風相與——雷,指上震;風,指下巽;與,猶言“助”。此句以上下卦象,說明雷風相須相助,亦屬恒常不變的現象。《程傳》:“雷震則風發,二者相須,交助其勢,故云‘相與’,乃其常也。” ③巽而動——巽,遜順,謂下卦;動,上卦震爲動。此句以上下卦義,說明遜順而后能動,亦恒常不變之事理。《王注》:“動無違也。”《正義》:“震動而巽順,無有違逆,所以可恒也。” ④剛柔皆應,恒——謂卦中六爻陰陽皆能相應,亦恒常不變之理;此句合前三句,分別以卦象、爻象解釋本卦命名“恒久”之義,故最后以“恒”字作結。《正義》:“此卦六爻剛柔皆相應和,無孤媲者,故可長久也。”又曰:“上四事皆可久之道,故名此卦爲‘恒’。” ⑤久于其道也——道,謂道德。此句釋卦辭,“恒,亨,無咎,利貞”。《王注》:“道德所久,則常通無咎,而利正也。”⑥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這兩句合下文“終則復始”,舉“天地”恒久運行不已爲例,釋卦辭“利有攸往”。《王注》:“得其所久,故不已也”;“得其常道,故終則復始,往無窮也”。《正義》:“將釋‘利有攸往’,先舉天地以爲證喻,言天地得其恒久之道,故久而不已也。” ⑦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此句合前四句,廣舉日月、四時、圣人守“恒”之例,深闡《恒》卦大義。《王注》:“言各得其所恒,故皆能長久”;“天地萬物之情,見于所恒也”。《正義》:“總結‘恒’義也。”
上一篇:周易·小過卦第六十二《《彖》曰:小過,小者過而亨也,過以利貞,與時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飛鳥之象焉:“飛烏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也.》
下一篇:周易·繫辭上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