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大畜卦第二十六·《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譯文】 《象傳》說:天包涵在山中,象徵“大爲(wèi)畜聚”;君子因此多方記取前賢的言論、往圣的事蹟,用來畜聚美好品德。
【注釋】 ①天在山中,大畜——釋《大畜》卦下乾爲(wèi)天、上艮爲(wèi)山之象。《集解》引向秀曰:“止莫若山,大莫若天;天在山中,大畜之象。”②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識,音誌zhi,即“記”;前言往行,指前代圣賢的言行。這兩句說明“君子”效法《大畜》卦象,多記“前言往行”以畜美德。《程傳》:“人之蘊畜,由學(xué)而大,在多聞前古圣賢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得之,以畜成其德。”
【說明】 《大畜》的卦形爲(wèi)“天在山中”,這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屬于虛構(gòu)的喻象;朱熹說:“不必實有其事,但以其象言之耳。”(《本義》)至于《大象傳》所發(fā)“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意義,則是古代教育理論中頗有影響的觀點;其要旨與《尚書》“學(xué)古”“師古”(《說命下》)、《禮記》“博聞強識” (《曲禮上》)、《論語》“博學(xué)篤志”(《子張》)諸說并可相通。
上一篇:周易·無妄卦第二十五《《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下一篇:周易·否卦第十二《《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