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寫錯字后怎么辦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他是沛國譙縣人,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人。曹操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與書法家。
在軍事政治方面,他是三國中曹魏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他先為東漢大將軍、丞相,后為魏王。曹操的一生都以漢朝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他為統一中原做出了重大貢獻。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其為“魏武帝”。在文學方面,曹操父子推動形成了以“三曹”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他們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在書法方面,漢末書法評論家評出章草五大家,曹操即為其中之一。
曹操的一生可謂多才多藝,民間還流傳著不少關于他的趣聞逸事呢!
有一年,曹操為了征討張魯,他率領著軍隊來到褒斜古道口的石門附近。曹操望著這素有“小江南”之稱的漢中盆地,想著馬上就要據為己有,他禁不住心花怒放!他跳下馬來,信步走在青山綠水之間,不禁詩興大發。
猛然間,曹操聽見了“嘩嘩”的流水聲,這才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河灘中央。這時,恰逢枯水季節,大大小小的卵石鉆出水面,流水似乎要奪路而去,對著卵石橫沖直撞,水花飛濺,活像一個碩大的滾動著的雪團。曹操觸景生情,他不由地走近河心一塊巨大的卵石,錯把馬鞭當毛筆地揮動起來。誰知這馬鞭所到之處竟留下了深深的筆道來。
曹操手下的將士們,看見曹操“筆走龍蛇”,寫出兩個巨大的“袞雪”二字,都拍手叫絕。
正當曹操得意之時,有的人卻看出了破綻,說“袞”字還差了個“三滴水”,應該寫作“滾”字才對。
曹操也知道自己寫錯了,但他當著眾人的面又不好意思承認,畢竟自己是大丞相嗎,總得要點面子。在萬般無奈之中,眾人只見他眉頭一皺,立刻用馬鞭指了指缺了“三滴水”的“袞’字,又朝它旁邊的流水一劃,清清的流水濺起了點點小花,曹操哈哈大笑道:“這不是‘水’嗎?再加上‘三滴水’,那豈不是畫蛇添足了嗎?”
就這樣,他那本來就寫錯了的“袞”字,一直照原樣保留到現在。
上一篇:春風又‘綠’江南岸
下一篇:有關標點符號的趣事